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全球变暖和氮沉降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逐渐成为公众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的生态活动的影响更为深刻,其中与凋落物分解相关的土壤酶系统和土壤微生物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生态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是最活跃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以东北松嫩草原羊草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采用模拟增温和氮沉降控制实验,分别对增温、施氮和增温+施氮的交互作用对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增温、施氮和增温+施氮都促进了羊草和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缩短了凋落物C、N和P循环的周转时间,这对于松嫩草地C、N和P的存储和植物对C、N和P的吸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发现不同植物物种,由于凋落物的质量不同对增温和施氮的响应也有所不同,在半干旱的松嫩草地,羊草对草地生态系统的C、N和P循环的贡献比芦苇更大。2.纤维素酶活性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增温和施氮对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增温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脲酶活性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施氮对脲酶的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春、秋季增温对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而夏季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表现为促进作用。磷酸酶活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施氮和增温对磷酸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MBC)、N(MBN)和P(MBP)含量随季节变化呈单峰趋势,在夏季较高,春季和秋季较低。施氮、增温和增温+施氮都使MBC和MBN显著增加,但使MBP显著降低。因此在松嫩草原,增温和施氮有利于微生物对C和N元素的固定,对P元素的固定存在不利影响。4.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C呈显著正相关,施氮、增温和增温+施氮都降低了纤维素酶活性和土壤C的相关性;脲酶活性与土壤N和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三种处理都降低了脲酶活性与土壤N和速效氮的相关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P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的相关性比与速效磷的相关性更高,三种处理都降低了磷酸酶活性与土壤P和速效磷的相关性。MBC与土壤C含量呈正相关,增温和增温+施氮提高了相关性,施氮降低了相关性;MBN与土壤N和速效氮含量都呈正相关,但与速效氮的相关性比与土壤N的相关性更高,三种处理都降低了MBN与土壤N的相关性,而提高了与速效氮的相关性;MBP与土壤P和速效磷都呈正相关,三种处理都提高了MBP与土壤P和速效磷的相关性。MBC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正相关,增温和增温+施氮都提高了MBC与纤维素酶活性的相关性;MBN与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施氮、增温和增温+施氮都使相关性降低;MBP与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施氮和增温+施氮都提高了MBP与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5.羊草和芦苇凋落物残留率都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呈正相关,但是羊草凋落物残留率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比与芦苇凋落物的相关性高,与纤维素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却比与芦苇凋落物的相关性低。增温、施氮和增温+施氮都提高了羊草凋落物残留率与纤维素酶、脲酶、磷酸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提高了芦苇凋落物残留率与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增温降低了芦苇凋落物残留率与纤维素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施氮提高了芦苇凋落物残留率与纤维素酶、脲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