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电波传播的信道模型与时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信道中传输的电波信号会由于多种衰落机制的共同作用而引入失真、噪声和干扰。为了有效抑制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恶化,必须在收发端选择合理的调制、编码、均衡等信号处理技术。在进行抗衰落技术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对算法和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首先需要对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然而无线信道是一个时变的衰落信道,其易变性是目前电波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难点。为此,本论文以移动通信系统电波传播理论为背景,按照实际测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在信道模型与时变衰落特性两个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工作包含两个方面:(1)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电波传播信道模型的仿真研究。工程实践中,信道模型的应用主要有两种:用于基带算法数值分析的计算机蒙特卡洛仿真和用于频带系统性能评估的信道模型仿真仪表。面向第一种仿真应用,本论文结合室内、外典型场景下的信道测量数据,分析比较了ITU-R以及WINNER所提出信道模型(即M.2135模型以及WINNER Ⅱ模型)对无线信道频率相关性以及多径相关性的仿真结果。随后,基于两种信道模型生成的信道冲激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s, CIRs)分别开展LTE链路级仿真。通过对误比特率以及小区吞吐量仿真结果的统计比较,本文分析了ITU-R以及WINNER所提模型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同时,基于对仿真结果置信区间以及模型参数收敛速度的统计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上述两种模型对仿真效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对仿真过程中的模型选择给出了建议。面向第二种仿真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信道模型仿真仪表评估方案。通过对信道模型仿真仪表内嵌信道模型程序生成的信道参数以及从仪表输出的衰落信号中提取的信道响应进行验证,该方案能够从软件程序和硬件实现两个方面来对信道模型仿真仪表进行校准和评估。(2)移动通信系统电波传播的时变信道分析与估计。首先,本文简单概述了传统的多径束识别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时变信道中多径束动态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多径束的连续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m阶马尔科夫随机过程来模拟无线信道参数的变化过程。利用该算法,本文从外场测量的时变信道冲激响应中提取了无线信道的时变传播特性,并对其变化过程进行统计建模。此外,本文基于优化的导频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时变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在有效地抑制由于子载波间干扰所引起的估计误差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导频密度增加而导致的频谱效率下降。本文的宽带信道模型评估方法以及信道模型仿真仪表验证方案为信道建模与仿真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工程性的参考,相关分析结果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仿真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Markov随机过程提出的多径束连续识别算法可广泛应用于时变信道电波传播特性的分析中,同时,文章通过对时变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在未来高速移动通信系统接收机的设计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其他文献
文言短篇小说集《子不语》在清代影响较大。作者袁枚生于钱塘,一生绝大部分的时光是在江南地区度过的,其创作的《子不语》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染。本文将《子不语》置于江南文化
<正>陈宗懋茶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世纪60年代开创茶叶农药残留研究,提出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首次探明空气漂移是茶叶农残徘徊不降的原因,研究居国际前
目的观察益肾骨康方对肿瘤骨转移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90mg缓慢静脉滴
气象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强、领域跨度大、交叉性强的新兴学科。该学科运用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与气候资源、气象条件、气象灾害、气象服务和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但是进展缓慢,对实现我国终止结核病目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李佩甫是中国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权力叙事小说家,他从农村基层权力出发,将恋土情结与人性生存欲望相渗透,描绘出豫中平原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乡土地方精神。作品
随着各种储能设备的发展,锂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放电倍率大,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世界各国重视。锂电池保护系统的参数和锂电池组电池电压以及电池内阻是评估锂电池组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糖尿病(DM)并发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TS患者共72例,其中非DM(non-DM)CTS患者40例,DM合并CTS患者3
居于五金之一的锡金属,在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锡金属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铜的硬度,改善其铸造性能而成为当时的贵重金属。但是,随着社会
仿真是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计算机仿真以计算机设备为实验平台,它具有良好可控性、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