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观察VD大鼠脑缺血损伤再灌注后,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的不同变化、海马CA1区Aβ1-40、Aβ1-42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的不同变化、神经突触的形态变化及学习记忆的影响。通过各电针组(低频组、高频组、变频组)和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的对比观察,探索在电针干预VD下,大鼠海马CA1区Aβ和学习记忆的变化。通过高频组(100Hz)、变频组(2/100Hz)、低频组(2Hz)三个电针治疗组的相互对比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行为学和形态学三个方面的检测,探寻不同频率电针干预VD大鼠海马CA1区Aβ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140只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化的原则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组(100Hz)、变频组(2/100Hz)、低频组(2Hz)、西药组总7组。除去先随机抽取的10只做为空白组以及随机抽取的12只为假手术组外,其余128只实验大鼠均采用国际公认的4-VO法制备痴呆模型。筛选出合格VD模型大鼠60只后,按照完全随机化的原则分成模型组12只,西药组12只、低频组12只、变频组12只、高频组12只五组。运用美国FEI公司的透射电镜来对比观察大鼠CA1区神经突触的形态变化;观察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120s内跨越原平台次数等行为学方面的改变;运用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大鼠A β1-40及A β1-42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同时应用统计学中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对这些行为学指标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相互两两比较,探求不同频率电针干预VD大鼠海马CA1区Aβ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模型组与其他各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120s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假手术组和空白组相比,在逃避潜伏期、120s内跨越原平台次数上没有明显变化(P>0.05);低频、高频、变频三个电针治疗组与西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缩短、120s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低频组、变频组与高频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减少、120s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低频组与变频组相比,逃避潜伏期、120s内跨越原平台次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2、电镜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可见较多的神经突触,其中突触前后膜及突触间隙三个结构清晰可见,突触前终末可见较多清澈的圆形囊泡,突触后膜可见电子密度相对较高的致密物质;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突触明显减少,部分突触前后膜及突触间隙三个结构模糊不清,和假手术组比较,突触前终末可见的圆形囊泡及突触后膜可见的致密物质减少:高频、低频、变频电针治疗组的神经突触仍可见部分突触间隙模糊不清,但较模型组改善,神经突触较模型组增加,突触前终末的突触囊泡明显增多,以低频组、变频组最佳。3、Western Blot法、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模型组与其他6组的Aβ1-40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上,Aβ1-40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增多(P<0.05);假手术组和空白组相比,Aβ1-40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低频、高频、变频三个电针治疗组与西药组在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上,Aβ1-40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P<0.05):低频组、变频组与高频组比较,A β1-40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P<0.05);变频组与低频组相比,Aβ 1-40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P<0.05)。模型组与其他6组的Aβ1-42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上,Aβ1-4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增多(P<0.05);假手术组和空白组相比,Aβ1-4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低频、高频、变频三个电针治疗组与西药组在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比观察上,Aβ1-4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P<0.05);低频组、变频组与高频组比较,Aβ1-4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P<0.05);变频组与低频组相比,Aβ1-40蛋白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4-VO法造VD大鼠模型,排除了单纯手术创伤所造成的影响,并模拟了痴呆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总结归纳行为学、神经突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指标的变化来看,电针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大鼠海马CA1区Aβ1-40、Aβ1-42的蛋白含量及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老年斑的生成,促进新突触的形成及突触结构的修饰,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使VD发展病程速度降慢。而且2Hz的低频电针和2/100Hz的变频电针较100Hz的高频电针干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