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成为学者乃至商务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为之聚焦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培训本是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应运而生的,然而现今除却国际商务之外,外语教学也将其列为首要目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与跨文化能力及其培训相关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有关跨文化能力的实证研究尤其是有关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实证性研究数量有限乃至稀少。鉴于此种现状,本文针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16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跨文化能力调查,以期发掘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基于Byram (1994)对于跨文化能力组成成分的划分(知识、批判的文化意识、技能、跨文化态度),参考Fantini (2000)的跨文化能力自评问卷(YOGA)设计了两份问卷。一份是针对160名华中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的学生问卷,由意识、态度、技能、知识四部分共40个项目组成,用于受试学生跨文化能力自评,同时在分析数据时整理出关键性因子;一份是针对21名老师的教师问卷,由意识、态度、技能、知识(本文化知识、他文化知识)四部分共32个项目组成,用于检测评价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因素,测算上述跨文化能力关键性因子的权重。本研究发现: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平均水平趋于中等偏上,但学生在文化知识的掌握及跨文化态度培养方面仍有待加强;2)受试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关键性因素组成及权重分别为:意识(12.7%)、态度(34.02%)、技能(25.22%)、知识(28.06%:本文化知识9.61%、他文化知识18.45%)。其中,态度这一因素在受试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中所占的权重最大,是最重要的的关键性因素,在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应加以重点培养;意识这一因素在受试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中所占权重最小,是四个关键性因素中贡献力最小的;技能与知识这两个关键性因素所占权重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