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对跨国公司的定义是,在两个或更多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主要指分公司和子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或“外汇暴露”。一般指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一个组织、经济实体或个人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的意外损失或所得的意外收益。对外汇持有人来说,外汇风险可能有两个结果:或是遭受损失:或是获得收益。笔者认为,由于跨国公司是用多种货币进行经营的,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而可能给跨国公司带来的盈利或者损失的不确定性。外汇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更是贯穿于跨国公司的投、融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PPP、IFE、IRP理论,使用市场预测法、基本因素分析法、技术分析法等对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三种类型——外汇经济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外汇交易风险,分别进行预测和测算。接着,介绍了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内部和外部管理办法,主要是通过集团内部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各种外部避险工具实现的。具体地说就是,改变销售价格、订单调整、改变计价货币、改变资产负债结构、提前或拖后收付等,以及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外汇掉期交易等。我国公司跨国经营中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外汇风险主要表现为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二是外汇交易市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我国公司跨国经营中外汇风险管理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特有的制度性约束,二是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国公司跨国经营中的外汇风险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包括对政府和公司本身的要求两方面。最后,给出了外汇风险管理较为成功的诺基亚和漳泽电力两个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案例,以期对我国公司跨国经营中的外汇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