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角下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于文明村与普通村的调查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现代化进程,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乡村社会日益呈现出个体化与碎片化特点,传统乡村共同体呈逐渐瓦解趋势。如何让村民在物质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环境,重建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找回村民归属感和认同感,重树乡村共同体,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成为重构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乡村共同体重构能否顺利推进。对乡村共同体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多数学者集中于引进项目带动乡村经济、治理环境打造舒适家园以及乡俗文化传承的研究,而很少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研究乡村共同体。因此,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实现乡村共同体重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全国文明村(目标村)和普通村(对照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了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乡村共同体重构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乡村共同体重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无论共同体还是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目标村均高于普通村;(3)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其共同体重构的显著预测变量,两者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村与普通村在治理理念的差异导致了村庄凝聚的差异,治理改革能力的差异导致了村庄赋权方面的差异,执行能力和协同能力的差异也导致了村庄安全和村庄融入方面的差异,这也充分体现了管理生态理论中治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发挥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内外兼顾,促进治理的和谐统一。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强化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重构乡村共同体,提升村民归属感和集体意识,增强乡村凝聚力,进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此外,针对我国普通乡村共同体意识薄弱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参照全国文明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乡村共同体重构建议。
  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研究的相关背景和意义;第二章阐述了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运用到的理论;第三章构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乡村共同体的相关指标,来衡量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乡村共同体的影响程度;第四章为实证研究,结合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做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概括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乡村共同体的影响。第五章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共同体关系讨论,对两个村庄的共同体程度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第六章结论,提出了结论并总结出可借鉴之处,为其他乡村共同体的重构提供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社会和企业来说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进步。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变革带来的是更加激烈与残酷的竞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技术变化而不被变化所淹没。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是获取长远发展的关键,而员工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承接整体创新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但是员工创新是一种耗时耗力的主动行为,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使
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高山,尤其是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普遍面临着“短”、“缺”、“贵”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延长债务期限一直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长期致力于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点。2019年10月22日,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期通过营商环境改革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并明确提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责问题,改善
学位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根植于供应链的新型融资工具,同时也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供应链的青睐,供应链金融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充分论证,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核心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压榨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谋骗取银行资金”的现象,因此本文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对这一违
学位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制造企业仅依靠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显然已不能维持长期竞争优势,所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攀升为目标的服务化转型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变革路径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都能取得预期效益,原因是不同制造企业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的服务创新能力不同。服务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客户需求并提供新颖的、有吸引力的新服务,从而比服务创新
学位
人口老龄化促使养老服务的推进及满意度备受国家和政府重视,各地政府也纷纷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展开测评。近年来,各种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与其他模式相比,社区嵌入型养老服务具有离家距离近、服务种类全、基础设施设施完善等多方面优势,该模式已经在上海、北京、成都、石家庄等多个城市中展开试点。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服务方式,研究社区嵌入型养老服务受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与路径对进一步提升其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网络化和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特征,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不断将“互联网+政务服务”联合推进。自微信公众平台诞生以来,石家庄市政府及其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官方政务微信,包括“石家庄发布”、“石家庄人社局”、“石家庄交警”以及“石家庄共青团”等,希望通过整合政务与微信资源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政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讯息和提供服务已拥有一定受众,但从目前石家
学位
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村文化需求,在各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行管理的、能够提供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同时拥有阅读和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不仅是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在提高我国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的深入,我国农家书屋服务供给总量不断攀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学位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城中村”,使得“村改居”建设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村民由平房换为楼房、村庄换为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地缘共同体的基本形式。居民间交流减少,邻里间变得更加陌生,加上社区改建过程中会出现诸如强拆、集体资产处置不当等问题从而造成居民对新建社区的认同降低。因而,对“村改居”社区居民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深层次挖掘居民需求,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改
学位
智慧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社区,它依靠信息技术为居民打造出舒适、智能的居住环境。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将会有更多的社区转变为智慧型社区。但快速的发展使其存在新旧问题交织的情况,既有智慧社区改造前存在的问题,又有智慧社区建成后产生的新问题。厘清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完善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借鉴。居委会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组织,是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探究在完成智慧社区改造后,居民对
我国城市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垃圾的产量也随之增长,处理生活垃圾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使用填埋或者焚烧的处理方式,容易引起土地资源紧张、释放有害气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我国开始在各地先后开展“垃圾分类”政策试点,改善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子系统,是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重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