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安徽寿县等19个取样点的农田土壤(0~50cm)和部分地区的粮谷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对包括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op′-滴滴伊、pp′-滴滴滴、α-硫丹和百菌清在内的8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及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农田表层土壤(0~20cm)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含量范围为ND~23.75μg/kg;其中,PP’-DDD、γ-HCH为主要污染物,其平均浓度分别为13.83μg/kg和13.49μg/kg;与199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六六六(HCHs)平均值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国内外同类土壤相比,六六六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OCPs、HCHs和pp′-DDD平均浓度分别为48.58μg/kg、28.64μg/kg和13.83μg/kg,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达一级土壤质量标准(<50μg/kg),污染较轻。(2)安徽农田土壤剖面(0~50cm):有机氯残留总量变化范围在20.30~117.84μg/kg之间,平均值为50.00μg/kg。各组分中PP’-DDD和γ-HCH为主要污染物,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在ND~43.39μg/kg和ND~74.48μg/kg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4.39μg/kg和14.33μg/kg。土壤剖面农药残留量总的变化趋势为第三、四层偏高,第五层偏低。各取样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剖面分布变化趋势又有所不同。HCHs类农药残留峰值较多出现在第三、四层,其在第三四层与第五层的残留量在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部分剖面土壤中HCHs{如青阳点第四层(90.71μg/kg)和居巢点第三层(68.26μg/kg)}的浓度超过一级标准,在二级标准之内(≤500μg/kg),总体而言,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污染较轻。(3)从HCHs异构体组成看,γ-HCH是主要污染物。土壤中HCHs的4种异构体含量顺序依次为γ-HCH>δ-HCH>α-HCH>β-HCH。(4)粮谷中OCPs残留的平均值为22.14μg/kg。其中,β-HCH、γ-HCH的检出率最高,达91.67%。γ-HCH残留的平均值最大,达10.57μg/kg。粮谷中OCPs的再残留量远远低于现行的国际食品法典再残留限量(简称EMRLs)的规定(EMRLs≤100μg/kg),再次污染较轻,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5)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单因子评价,安徽农田表层土壤六六六和滴滴涕类(OP’-DDE+PP’-DDD)农药的污染较轻,无风险存在;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样点中γ-HCH对鱼类的不存在风险,但对其它生物均存在一定生态风险。各样点DDT类农药(OP’-DDE+PP’-DDD)对生物均存在一定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农田表层土壤和粮谷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健康风险均很低,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