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钡钨阴极(Ba-W)由于其高脉冲电流发射密度、长使用寿命、耐离子轰击以及抗中毒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微波真空电子器件中,为回旋管、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速调管等器件提供电子,是真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多孔钨基体是钡钨阴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利用其多孔体特性存储活性物质,高温下钨基体与活性物质反应,促进热电子发射。本论文分别以球形钨粉和普通钨粉作为原料,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分别制备了两种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钡钨阴极(Ba-W)由于其高脉冲电流发射密度、长使用寿命、耐离子轰击以及抗中毒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微波真空电子器件中,为回旋管、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速调管等器件提供电子,是真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多孔钨基体是钡钨阴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利用其多孔体特性存储活性物质,高温下钨基体与活性物质反应,促进热电子发射。本论文分别以球形钨粉和普通钨粉作为原料,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分别制备了两种粉末对应的基体,研究了粉末颗粒形貌和基体孔隙度对于基体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钡钨阴极,研究了粉末颗粒形貌、基体孔隙度、激活时间等因素对阴极热发射性能的影响,系统的比较了球形基体与普通基体的Ba-W阴极性能;最后,研究了浸铜工艺对基体和阴极性能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采用SPS成功制备了高开孔率、孔隙分布均匀的多孔钨基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多孔体的最佳烧结参数,本实验中孔隙度为23%的多孔体的最佳烧结条件为T=1600℃、P=15 MPa、保温时间t=1 min。相对普通钨粉多孔基体,球形基体内部孔径分布更加集中且中值孔径更大(1.41μm),而基体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更小。随着孔隙率的提高,Ba-W阴极的热发射电流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在孔隙率为26%左右,阴极热发射性能最好。对于球形基体阴极,在T=1050℃下,阴极零场发射电流密度为4.02 A/cm~2,功函数为2.03 eV;同样条件下,普通基体阴极的零场发射电流为2.97 A/cm~2,功函数为2.06 eV;欠热研究表明,球形基体阴极的偏离温度点为956℃,相较普通阴极更低,且低温下的归一化电流密度更高,因此球形基体Ba-W阴极的低温性能更优,适用于制备低温阴极。浸铜后基体的维氏硬度与抗弯性能大幅提高,说明浸铜可以有效改善基体机械加工性能,有利于复杂阴极制造。热发射测试结果表明,浸铜工艺下的阴极在1050℃下零场电流与功函数分别为3.55 A/cm~2、2.04 eV(球形)和2.06 A/cm~2、2.10 eV(普通),其发射能力基本与未浸铜阴极持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工洗砂成为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洗砂尾矿堆积、占用土地资源、易坍塌造成泥浆横流,危害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合理处理洗砂尾矿迫在眉睫。湖南汨罗市采用风化花岗岩作为砂源的洗砂尾矿中主要成分为高岭石,且高岭石中的Si O2:Al2O3(摩尔比)与4A沸石相同,因此合成4A沸石时不需要添加额外的铝源和硅源。本研究首先通过响应面法对洗砂尾矿合成4A沸石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超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共振单元以周期或非周期的方式排列组成的平面阵列结构,它可以通过改变共振单元的几何形状来控制入射光的相位、振幅和偏振,实现奇异的电磁特性。最近几年,学者们进一步地研究出了可调超表面,克服了无源超表面只能实现单一功能这一问题,为其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在各式的调制方法中我们选择了电压和热调控,本文使用有限元法,开展基于氧化物薄膜(ITO、VO2)主动调控超表面的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
为解决农田周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及其对地下水水源地产生的威胁,寻求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修复效果佳、适用范围广的原位修复介质与技术,本文从取水构筑物角度,构建了单井布局形式和不同复合井结构的室内物理模型,探究井类型对生物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单井布局形式包括水平井、倾斜井和竖直井,通过开展不同水力负荷的多组试验方案,测得三种单井形式的水力负荷分别介于1.04~1.56、1.56~2.08、2.08~2.
根据本课题组对宿州矿区研究及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研究现状,目前该矿区地下水面临较严重的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造成的混合污染。针对该类混合污染,鲜见有关于能够对其进行高效稳定去除且处理成本低廉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的报道。因此,寻求高效稳定去除且成本相对低廉的地下水混合污染的方法迫在眉睫。为此,本文选择煤矿区典型的Cr(Ⅵ)和NO3-N作为混合污染去除指标,针对如何稳定且高效地去除地下水含水层中Cr(Ⅵ)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体常常通过各种水力通道涌入采空区,从而引发严重的突水事故,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采动会诱发采空区围岩的破断,岩层中相互联系的裂隙网络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因此,从岩石损伤断裂机制着手建立围岩采动破坏范围的预测模型对保障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淮北煤田为典型研究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煤矿开采中围岩的损伤断裂效应。首先,针对淮北煤田区域内广泛分布的灰岩地
参数化技术的强大逻辑运算与数字图形演化能力,为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带来新的设计来源,其自身的高效性与实时性也成为当今计算机辅助设计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随着感性时代的价值观念与日俱增,产品中感性的传递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参数化设计由于数理性而忽视而对消费者的情感考虑,因此产品参数化设计的感性表达成为目前以及未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课题提出了基于感性工学理论的产品参数化设计的方法论,通过运用感性
介质/金属/介质多层膜(DMD)光电性能较好,制备过程简单不会造成污染,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而且相较于ITO薄膜,可以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领域。进一步提高DMD多层膜的光透过率和导电性能具有一定意义。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如何利用纳米颗粒铜膜提高DMD多层膜光电性能。围绕这个目的,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我们要对纳米Cu颗粒膜的特性进行研究;我们探究了纳米Cu颗粒膜的等离激元共振效应以及氧化规
油茶籽粕是油茶籽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多糖含量较高。目前,关于油茶籽粕多糖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提取工艺优化、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的研究上。而关于油茶籽粕多糖的肠道菌群影响、降血脂功效以及相关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脂异常与肠道菌群紊乱之间关联密切。因此本文以油茶籽粕为原料,提取纯化出油茶籽粕多糖组分,对其进行初步的结构表征,研究其对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影响,以及其对高血脂小鼠脂代谢
近些年,随着我国机械制造工业技术的迅猛进步,机械复杂程度大幅提高。人们为了避免造成巨大损失,对设备状态诊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旋转机械部件轴承和齿轮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关节”,在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转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旋转式机械零件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来实现故障判断,这是一种很好的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尽管收集到的振动数据容量很大,但大多数振动数据都没有标记。为每种情况收集和
当前岩土环境受到的有机物污染愈发严重,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表明,曝气法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针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但是因为场地的条件的复杂性和污染物特性,经常会导致曝气法修复效果不佳。因此,探究新型的强化曝气修复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本文利用自主研制的二维模型曝气系统,开展了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典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曝气修复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