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指的是一句话可以解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并且给句意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的语言形式。歧义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汉语的术语之中,称这种现象为“歧义”,“多义”,而在日语的术语里,称之为“两义性”“多义性”“暧昧性”。日语中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歧义句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警察官は大急ぎで逃げる泥棒を追いかけた。”这个例子,“着急”的到底是警察还是小偷,并不是很明确,这样的句子显然属于歧义句。在日语的歧义句中,需要考虑到很多的要素。本文将歧义句分为音韵,词汇和句法结构这三个方面来分类探讨。在此基础上,中国日语学习者从看和听的这两方面是如何理解歧义句的这一问题也将进行考察。具体来说,本文是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的。在序章中,介绍了研究的动机和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等。第1章中,分析了先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先行研究的问题点和本文的立场。此外还阐述了“歧义句”和“韵律”的定义。第2章中,从音韵,词汇和句法结构这三个方面的祥细论述了日语歧义句的特点。词汇方面引起的日语歧义句又可以再分为由同音异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引起的歧义来进行考察。而句法结构方面引起的日语歧义句又可以再分为由修饰构造和并列关系引起的歧义来进行考察。第3章中,通过对中国日语学习者进行的从看和听的这两方面的问卷调查,考察学习者对歧义句的理解,还分别阐述了两个调查的目的,方法,内容,结果和结果分析。最后一章中,总结了本文的考察结果,并阐述了今后有待研究的课题。在弄清楚从看和听这两方面,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歧义句如何理解的前提下,究明歧义句的理解与韵律特征之间的关联。最后,阐述了本文的不足和今后有待研究的课题。即使学日语已经学了好几年,但是对歧义句的理解仍然感到迷惑和不知所措的学习者还是有很多的。本文将从看和听的这两方面考察,并弄清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歧义句是如何理解的,并且要弄清歧义句和韵律特征之间有没有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究明这些问题,对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顺畅是极为有益的,并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和对语言学理解的深化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对今后的日语教学有很好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