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新型城镇化的纲领性文件中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与社会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政府治理的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地方政府项目运营能力,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组织技术与管理经验,地方政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项目建设模式。相比较与本身具有使用者付费基础的经营性项目,地方政府公益项目无法产生稳定的收益,其投资和管理依靠地方政府,由此给地方政府的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构建和优化地方政府公益项目模式解决政府难题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把当前公益项目PPP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将公益项目视作有机的整体,认为项目各阶段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通过分析当前公益项目PPP模式应用中存在的开发阶段投融资不足、项目各阶段付费支出过高、项目周期内的工作流程割裂松散以及不同阶段的风险连带效应强的问题,找到项目回报吸引力低、付费机制设计不合理、项目流程管理能力低下、风险识别和分配机制不合理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为了解决公益项目建设的困境,本文进一步识别PPP模式中与之对应的交易结构要素、政府付费要素、知识与技术要素和风险分配要素,并对其进行适当安排以解决问题。接着在公益性与经济性、合理分配风险、利益共享、效率与专业化的公益项目PPP建设原则下构建了DBFOT这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公益项目建设PPP模式,并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运行和协调体系、制定系统的政府责任追究制度、配备公平的利益协调机构和开辟有效的激励回报路径作为保障举措。最后本文通过当前建设要求迫切而又全新的领域——海绵城市的实践案例验证本文提出的全生命周期的公益项目PPP模式,以武汉市南干渠海绵项目建设模式为分析对象,找出模式中需优化的海绵联动、海绵项目组合开发和海绵信息公示等问题,并按照本文构建的公益项目建设模型提出完善建议,得出全生命周期的公益项目PPP模式是地方政府建设项目中颇有成效的模式,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因为这一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的结论。本文探讨地方政府在公益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试图对当前地方政府公益项目的建设模式进行突破,希望对地方政府公益项目建设模式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