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丘复合体纳米水平大尺度三维重构的初步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孕不育症是育龄男女未能实现自我意愿生育的生殖系统疾病。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不孕不育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全球第三大顽固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不能实现自然生育的育龄夫妇占比约为8%~30%,而且这个比例正在逐年增高。近些年,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蓬勃发展,解决了许多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生育问题。然而,即便是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试管婴儿技术,产婴率依然徘徊在25%,远远不能满足生殖障碍患者的需求。不孕症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其中生殖高龄、卵巢早衰、反复胚胎发育不良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等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卵巢是最易衰老的器官之一,卵母细胞质量可直接影响受精、胚胎发育、胚胎着床等多个生殖关键环节。卵母细胞质量的下降与本身和其发育过程中周围颗粒细胞的内部结构与形态及功能密切相关,对其内部构造的探查与解析,是了解妊娠失败内在原因的重要基石。本研究主要借助等离子聚焦束扫描电镜(Focused Ion Bea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IB-SEM)和连续块面扫描电镜(Serial Block-Fa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BF-SEM)分别对小鼠和人卵丘复合体进行纳米水平大尺度三维重构并以此为基础解析其胞间连接网络和胞内细胞器互作网络,以初步探索卵丘复合体超微结构的重要空间形态特征。
  目的:
  1.小鼠卵丘复合体三维重构
  (1)利用FIB-SEM结合超级计算机以纳米级分辨率三维重构4周龄C57BL/6J小鼠卵丘复合体局部结构。
  (2)研究4周龄C57BL/6J小鼠颗粒细胞及其细胞器结构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3)研究小鼠颗粒细胞胞内线粒体、细胞核、脂滴、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之间的互作现象。
  2.人卵丘复合体三维重构
  (1)利用SBF-SEM结合超级计算机以纳米级分辨率重构人卵丘复合体及其特征细胞器结构。
  (2)描述人卵母细胞周围颗粒细胞的数量、大小、分类等;研究人颗粒细胞亚细胞结构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3)计算有无表面微绒毛的卵母细胞面积和体积。
  (4)探索人卵母细胞胞内线粒体总量以及描述线粒体-内质网复合体(花状结构)的特征等。
  方法:
  1.选取4周龄雌性健康C57BL/6J小鼠,经腹腔内依次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分别诱导卵泡发育和排卵后从输卵管膨大部或卵巢中分离出卵丘复合体,并经固定、染色、包埋后进行FIB-SEM成像。
  2.人的卵丘复合体经固定、染色、包埋后进行SBF-SEM成像。
  3.使用赛默飞公司Amira6.5图像处理软件阈值分割法进行卵丘复合体各区域渲染划分。
  4.运用赛默飞公司Amira6.5图像处理软件标记分析进行卵丘复合体各区域分类分析。
  5.应用赛默飞公司Amira6.5图像处理软件腐蚀、膨大进行各细胞器互作位点处理分析。
  结果:
  1.小鼠卵丘复合体三维重构
  (1)成功实现小鼠卵丘复合体局部结构三维重构。
  (2)完成小鼠颗粒细胞及各种亚细胞器结构的分离重构。发现小鼠颗粒细胞细胞膜表面有膜泡和纤毛结构;具有典型的类固醇生成细胞细胞器特征,如线粒体、内质网和脂滴等。颗粒细胞线粒体主要聚集于细胞核附近,部分游离在细胞膜附近;内质网与线粒体紧密接触,形成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线粒体紧密围绕于脂滴附近组成内质网的特殊部分,即线粒体相关联膜(Mitochondria Associated Membranes,MAM)结构,构成脂质合成的中心。且小鼠颗粒细胞内线粒体与内质网距离越近,其连接位点越多。
  (3)发现线粒体与细胞核,脂滴、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间存在互作现象。
  2.人卵丘复合体三维重构
  (1)成功实现人卵丘复合体整体结构三维重构。
  (2)成功实现人颗粒细胞整体三维重构。根据颗粒细胞形状进行成功分类并统计各类颗粒细胞数目。
  (3)成功实现人卵母细胞及极体大尺度三维重构,且标记分析数据显示出人卵母细胞面积、体积分别为52288.4μm2,1.05989×106μm3。
  (4)标记分析显示人卵母细胞体内线粒体总数约为263833个,且人卵母细胞内存在线粒体-内质网复合体花状结构。
  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FIB-SEM/SBF-SEM用于小鼠和人卵丘复合体超微结构探究是可行的,该技术成功实现了小鼠和人卵丘复合体纳米水平大尺度三维重构。这些新发现的特征表明小鼠和人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间都存在跨带突起结构(Transzonal projections,TZPs)。与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等)普遍存在互作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癫痫(Epilepsy)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癫痫的治疗主要是以应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治疗为主。然而,部分癫痫患者在服用AEDs的过程中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长期服用AEDs可能会造成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并且服用AEDs与抑郁焦虑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癫痫共患病也有一定联系;另外,长期使用AEDs还会给癫痫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
学位
目的: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在凝血途径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以凝血因子I的形式直接在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是一种临床发病频率较低的遗传性疾病,常因Fg的三个同源编码基因缺陷导致纤维蛋白原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该病临床呈高度异质性,可表现为出血、血栓形成或者无任何症状。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过灭活活
学位
肥胖不仅是指体内脂肪含量的过多聚集,也包括脂肪的异常分布,研究发现,内脏脂肪含量的增加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积极研究脂肪的代谢、分布及内分泌特点对积极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通过CT图像测定不同年龄段志愿者皮下、腹腔内的脂肪面积,同时测量肝脏和椎体的CT值来反应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或脂化程度,进而评估不同部位脂肪
学位
研究目的:  1.研究毛滴虫分子生物学特性,建立肺部毛滴虫巢氏PCR检测方法,优化该方法的反应条件,并进一步评估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临床肺部毛滴虫检测及其引起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基础。  2.通过使用已建立好的巢氏PCR方法检测分离自2017年-2018年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送检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的肺部毛滴虫,进一步对巢式PCR方法进行评估并运用系统发育分析确定滴虫类型,为临床治
目的:  1.了解2013年-2015年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2.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耐药可能存在的机制,为有效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福平耐药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与敏感株相比利福平耐药株的适合度代价改变,并分析耐药株的毒力特征。  方法:  1.回顾性调查2
学位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属于肛肠科的难治性疾病,由于疾病本身的性质,使得多数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因此,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肛瘘治疗的微创手术方式成为热门话题,但传统的挂线治疗方式仍是基层医院的主流手术方式,隧道剥离缝合联合挂线术是属传统与微创手术结合的一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式,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价。  目
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事件。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足病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也是影响糖尿病足病预后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室间隔肥厚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左室肥厚独立相关。但是在糖尿病足病患者中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尿少临床疗效、对肾功能保护作用及治疗安全性,为临床提供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尿少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尿少患者72例实施研究,随机分配到A组(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35例)和B组(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37例)。比较患者连续治疗7d尿量、血肌酐(Se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线粒体母系遗传性的眼病,主要累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a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及乳头黄斑束。在欧洲及亚洲均有90%以上的LHON患者携带有原发突变,即:m.3460G>A、m.11778G>A、m.14484T>C。其中在欧洲LHON人群中,m.3460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