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为主、多种细胞及其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发作时外周血及气道内Eos增多,其原因也可能是产生增多,也可能是凋亡减少。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由于细胞内外因素激活细胞自我消除程序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调节机制。嗜酸粒细胞在哮喘的气道炎症中发挥主要作用,凋亡的特性在Eos中尤为显著。Eos等炎性细胞通过凋亡的形式被移除,从而缓解哮喘气道炎症。一些学者认为哮喘临床症状的加重或缓解与Eos的变化密切相关,嗜酸粒细胞凋亡异常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病人气道嗜酸粒细胞持续存在、活化、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的主要原因,因而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在哮喘的治疗中,氨茶碱、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氨茶碱为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PDE活性,可能促进嗜酸粒细胞凋亡在治疗哮喘中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加速嗜酸粒细胞的凋亡,但二者联合用药效果与分别单独用药相比较,以及用药后Eos数量及凋亡情况,报道较少。本实验设氨茶碱、糖皮质激素以及二者联合用药组及健康对照组,对于用药前后诱导痰和血清样品中Eos含量对比及与气道功能参数相关性分析,反映两种方法敏感性差异;采用TUNEL法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诱导痰中Eos凋亡,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Eos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其诱导痰中Eos凋亡数量较单独应用氨茶碱的为多;而联合用药后,Eos凋亡数量较单独应用氨茶碱或激素的为多;诱导痰及血Eos计数及凋亡率具有正相关性,提示痰液可能比血清更直接也更客观反映气道炎症的消长和气流阻塞的严重程度;诱导痰术是临床上监测哮喘气道炎症变化及抗炎选药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和可靠方法,为哮喘的有效治疗及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