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司法党化与司法独立共时性建设之矛盾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机关作为纠纷解决与权利救济机关,必须秉承正义的态度,中立的立场作出裁决。然而,要求得司法中立,首先要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在西方权力分立学说与实践互动中逐渐形成,其凭借限制与规范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宪政功能,被各国普遍接受并赋予司法机关超然地位,让司法最大限度的远离政治以保障司法独立。其中,禁止司法审判人员加入政治党派以削弱法官的党派性及将政党置于法律监督之下,是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超然地位的关键条件。19世纪70年代,司法独立观念伴随着宪政改革的热潮传入我国。在官制改革时法部与大理院形成权责分明格局,大理院也逐步形成专业化、非党化的司法人才选拔标准。经过清末宪政改革的洗礼和推动,司法独立理念不论是在官方还是民众中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时间发展到民国,受国内以党治国思想与西方新立政权的影响,禁止司法官加入政治党派的规定被打破,司法成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司法权作为五权之一被纳入到国民党的管束之下,司法领域司法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国民党在通过党化的司法强化全能主义政治统治的同时,也利用强大的政党资源推动了司法建设的发展,在专业化司法人员的选拔与培训、新式法院的建设、司法经费的保障上作出巨大贡献,这些措施又为司法独立建设增添了力量。这样,司法党化与司法独立本是相悖的概念统一在民国司法之中。剖析民国这一司法怪相发现,国家机关的健全与完善,既离不开国内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本国现实情况的制约。所以,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既要立足本国司法资源现状,更要坚持法治、民主的发展方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司法党化产生的政治与思想基础,探究司法党化的理论根源。第二部分以司法实务领域中标志性人物的司法党化思想为依据,梳理民国司法党化的渐进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从司法的硬性条件与软性条件两方面出发,介绍民国在司法独立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从中国传统思想、面临的国家任务、政治环境三个角度分别剖析民国司法党化建设与司法独立建设同时进行的原因。第五部分对民国司法状况进行总结与评价。
其他文献
调研了国内"嵌入式系统"课程的现状,针对课程内容广、知识关联度强、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设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一个简易MIPS处理器的设计作为课程抓手,让学
混凝土结构在早龄期往往由于干燥收缩、自身收缩、塑性收缩和温度收缩等因素产生体积变形,若同时受到约束就可能会发生开裂,因此有必要研究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的测试和评价
为了更好地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将具有一定相关性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进行了组合;实验安排上注意综合性实验的连续
《妇婴卫生》(月刊)1941年11月15日由杨元吉等人创刊,上海大德出版社出版,是一份讲解女性和婴孩卫生常识的综合性报刊。除去中间停顿的几年,该刊共计发行12卷,总135期。刊物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在抗战初期是重要的后方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大后方转变为抗敌前沿,在抗日战争中云南民众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抗敌前线,滇军将士浴血奋战,屡建奇
克虏伯家族是德国工业界的一个显赫的家族,其家族企业克虏伯公司是涉及采矿、铸钢、金属冶炼加工、铁路设备制造以及军火武器生产等领域的德国重工业垄断集团,其中尤以克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