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部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轻者可以自愈,重者可合并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甚至死亡。1957年首例HFMD在多伦多被报道,第2年从HFMD患儿标本中分离出CVA16病毒,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爆发的HFMD疫情,分离出了EV71病毒。自此以来,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发生该病的流行,常以大范围散发、局部爆发的形式存在,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逐年攀升。我国1981年自上海首次发现HFMD病例[1,2],HFMD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其中天津于1983年、1986年两次发生HFMD爆发流行,1998年中国台湾省爆发的HFMD共监测到129106病例,死亡78例,2011年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96048例,其中重症17775例,死亡467人。据统计每隔2~3年就有一次大流行,每年的感染病例在100万以上[3]。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HFMD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4],HFMD已成为危害我国社会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HFMD的病原体有20多种,CVA16和EV71是主要的病原体。EV71感染常常并发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婴幼儿的快速死亡,故对于EV71的相关报道较多。且据往年的资料显示,EV71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重症发病率大于CVA16。因此,中国对于HFM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EV71,包括药物及疫苗的研究。相对EV71而言,CVA16所致的HFMD症状较温和,且较少发生并发症,在以往的研究中常作为HFMD的辅助检测项目。但近年有报道,CVA16可能与心肌炎、难治性休克等致死性并发症相关。在中国近年的HFMD流行中,CVA16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EV71成为优势血清型。从发病时间和地区来看,形成CVA16和EV71交替或混合共流行的局面。且在临床中二者的感染不易区分。因此,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CVA16的病毒分离鉴定、致病机制及疫苗研究对防控HFMD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离鉴定我国不同地区引起HFMD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VA16)病毒株,建立流行株感染乳鼠动物模型,为深入探索CVA16病毒致病机制,以加速预防疫苗研制、药物筛选进程奠定基础。方法(1)从我国北京、天津、山东、福建等地收集147份HFMD临床样本,用Vero细胞分离病毒,并进行RT-PCR鉴定,对CVA16的基因及毒力特点做出分析;(2)将CVA16分离株经过蚀斑纯化、乳鼠适应后,获得一株能致死11日龄C57乳鼠的CVA16毒株,命名为TS10/08(GenBankJX068829)。随后将TS10/08感染11日龄C57乳鼠,观察并记录感染乳鼠体重变化、临床得分及死亡率变化,并通过实时定量RT-PCR测定脑、骨骼肌、肺、心肌的病毒载量,检测组织病理、炎症分子变化,建立CVA16感染乳鼠模型。结果(1)从我国不同地区来源的147份HFMD临床样本中,成功分离出16株CVA16、20株EV71、5株CVA16和EV71混合感染株,测定CVA16滴度是10-5~10-9,进一步测定7株CVA16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提交至GenBank,基于VP1核苷酸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全部分离株都属于C1亚型,均为我国主要流行株;(2)将TS10/08CVA16病毒株腹腔注射感染1~14日龄C57乳鼠,结果显示,该TS10/08CVA16病毒株可致死11日龄内C57乳鼠,测定病毒毒力为50LD50/mL。对TS10/08CVA16感染乳鼠测定病毒载量,显示感染后骨骼肌中病毒载量持续高于心肌、肺、脑中,而心肌、肺、脑中病毒载量差别不大。6天发病高峰时做病理检测,发现骨骼肌、心肌、脑、肺中都有淋巴细胞浸润,但骨骼肌中最为严重,且CVA16病毒感染期间MCP-1,MIP-1alpha,CSF3和MIP-1beta炎性分子显著升高,推测炎性分子在CVA16感染HFM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从147份HFMD临床样本中分离得到了16株CVA16流行病毒株,并完成了7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13株VP1序列测定,阐明了CVA16基因的特征;筛选出一株乳鼠适应株TS10/08,建立了CVA16感染乳鼠模型,为进一步深入阐明免疫致病机制、研发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