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文本。以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客观分析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对健康的影响,寻求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方式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其与健康相关的衔接点,为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启发和借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湘西少数民族群众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能较好的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需求,在参加宗教活动中所产生的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锻炼。(2)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浓郁的民族文化惯性,抽烟、酗酒人群比例居高不下。(3)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并没有脱离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经济收入水平低,经济消费集中在生产性消费。改革开放之后,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除了生产性消费,注重食品消费,而忽视身体健康消费。(4)湘西少数民族群众感情寄托比物质追求更重。改革开放之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打工移民热潮,造成老年居民精神生活寂寞,主观幸福感差。(5)湘西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很低。体育活动内容以跑步、步行、民族传统体育等为主,活动场所主要选择自家庭院、田头、树林及空地等。(6)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居民生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政府行政能力下降,村官职业意识的降低,农村体育设施活动经费力度不够,农村社会精英责任感缺失,成为制约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瓶颈”。(7)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之后,少数民族农村居民身体形态有趋于肥胖的趋势,与年龄、教育程度、家务劳动等成正相关影响,这是遗传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