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物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市场的作用范围相应地也逐步扩大,呈现出区域——国家——全球的局面。为了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资源,地区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体化的区域物流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物流可以根据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起来,并将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进行整合,能够使商品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实现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从而提高本区域内的流通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区域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和激活的作用。因此,从区域层面宏观地、整体地考虑和统筹物流成为必要。无论是各国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致力于通过投资导向政策,制定法规和区域物流规划来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使得区域物流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规模效益,物流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不得不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服务的标准变为“一切为了客户”,物流服务向着个性化和定制化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区域物流活动范围的扩大,多式联运由于具有降低物流活动成本、提高物流活动效率等优势成为绿色物流的首选。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河北省与世界经济及国内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间的产业分工、贸易往来等方面也越来越频繁,这对河北省现代物流的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地带、环抱京津,环渤海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的不断提高,为河北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河北省迎来了发展区域物流的大好时机,必须抓住机遇克服挑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物流园区,兼顾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立足内需、融合京津、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多层次的区域物流体系,为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区域物流理论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然后介绍了区域物流的理论基础,即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同区域物流的互动机理。文章第三部分通过总结国内外区域物流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学说,从地理区位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及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第五部分则根据经济全球化下河北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地定位了河北省区域物流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最后,文章从政府、企业和物流协会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区域物流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防治牛皮蝇蛆病最有效的手段是用药物定期驱杀1,2期幼虫。临床曾选用倍硫磷注射剂和阿维菌素类口服制剂(片剂、胶囊剂)给牦牛进行驱虫,取得了较满意的防治效果。为了探索
《训世评话》是朝鲜初期重要的汉语教材,成书于1473年(朝鲜成宗四年,明成化九年)。本文从文化词汇角度研究分析《训世评话》,对书中的价值系统类文化词汇,称谓文化类文化词汇
省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表达和交际中,省略现象的使用可以使文章句子结构紧凑,表达简洁连贯。在汉语和英语语言表达中,省略现象很常见。本文结合对
随着科学的发展,雷达电子战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低空突防和隐身武器已成为当今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传统的有源雷达不仅很难完成预定的任务,而且自身
陕北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中国近代陆上第一口油井——延长油矿就诞生在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保障了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军民生产生活用油。尽管近代陕北石油开发的总
为了解决单向比例泵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无超调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了采用带约束的三阶状态空间模型描述单向比例泵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模型的模型预
为筛选抗水产弧菌的益生菌株,自西沙海域采集的珊瑚和海水样品共分离到125株细菌,从中筛选出1株无溶血性且对多株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海洋细菌B1。基于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
中国在清末和民国初期,开始引进西方测绘技术,对全国大部分地域进行了地形测绘。这些地形图大多作为文物被传统地收藏和鉴赏,而其科学价值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以地理信息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国内众多领域着手落实中央精神,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在引入较为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