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社会评价与空间建构研究 ——以金华市雅里村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2022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从浙江省“千万工程”到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及浙江省政府不断推出乡村建设新政策,以聚焦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发展。广义的乡村建设包括物质空间建设和乡村社会主体“人”的建设,在不断推进的乡村建设中,物质空间美的建设已有很大成效,但对“人”的建设相对不足。在乡村物质空间建设越来越好的同时,人口流失、人才匮乏、乡村社会割裂和乡村特色文化丧失等问题不断显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面临各方质疑。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更新及“共同富裕”理念的认识深化,学界对“农民”的关注不断提升,对乡村建设的重点向乡村社会建设转化。浙江省率先提出“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推进健康场景、邻里场景、文化场景、治理场景、数字场景等场景建设。在“信义之城,和美金华”城市建设的实践下,金华市率先提出“和美乡村”建设理念,做出新时代乡村建设新的探索。但是“和美乡村”作为新提出的概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如何进行和美社会建设与和美空间建构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人地关系、人本主义和地理场景理论,解读和美乡村内涵,建立和美乡村三层结构模型,构建和美乡村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围绕和美乡村社会,通过外缘社会支持,共同建构和美乡村四大空间活动场景的和美乡村空间建构方案,并以雅里村作为案例村,结合和美乡村特征,对雅里村进行和美分析,评价社会和美度,最终提出通过传承特色文化、发展现代产业、提升社会活力,实现乡村社会与物质空间的双螺旋协同发展的雅里村和美乡村建设方案,实现实践检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和美乡村是包括自然生态空间、经济生产空间、物质聚落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四大物质空间结构和村民个人、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合作关系、集体关系、外缘关系六大社会网络结构的乡村,具有关系和睦、主体联合、空间契合、要素融合、系统和谐的“五和”建设过程和外在视觉美、文化内涵浓、社会活力足的“三美”标准状态的“和美”内涵。(2)和美乡村评价是基于和美乡村内缘社会及其关系评价乡村社会和美情况的评价,构成了五大准则层和16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五个准则层的根据权重排序依次为集体关系(0.3209)、邻里关系(0.2637)、合作关系(0.1699)、家庭关系(0.1397)、综合素养(0.1058)。(3)和美乡村建设是以基于村民和集体的“人”的内缘社会建设为核心,在外缘社会支持下,通过打造活动场景建构和美乡村四大空间,实现“人”与空间双螺旋协同发展的乡村建设。按照“和美乡村”的“五和”、“三美”建设要求,和美乡村空间建构关键在于通过空间分区、要素融合、过程组织三大步骤打造和美乡村生产共兴场景、服务共享场景、邻里共助场景、文化共育场景、乡村共治场景,促进乡村社会活力提升,实现乡村和美。(4)通过对案例村金华市雅里村深入的村庄调查,运用和美乡村社会和美度评价指标体系后,得到雅里村和美度得分为6.39分,其中村民素养0.43分,家庭关系1.34分,邻里关系1.58分,合作关系0.74分,集体关系2.3分。根据和美度得分标准,雅里村属于较和美阶段。研究认为,雅里村目前家庭关系和睦、邻里关系和气、集体关系和谐,但仍存在村民素养欠佳、合作关系薄弱的社会问题。空间分布合理,建设全面、整体协调,但生态景观性差、邻里空间建设有待提升、老年服务设施不健全、产业发展弱。未来,通过提质生态景观、发展乡村经济、改善邻里空间、健全老年人服务、加强乡村自治营造,为雅里村建设和美乡村提出实践性指导意见,也对其他乡村建设和美乡村做出指导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育儿成本的增加,家长们迫切希望幼儿园能在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因此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使幼儿园获得了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建设特色课程已成必然趋势。本研究旨在探明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现状,选取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实地观察了 5所示范性幼儿园,对其中5名园长及10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
学位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织机行业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构建,但忽略了织机控制终端之间的机机互联。针对以云服务器为中心的织机网络可重构性差、传输效率低、网络优化困难的问题,亟需开展织机控制终端组建的去中心化自组织网络的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面向织机控制终端的信息自主传输及织机互联需求,以去中心化自组织网络为研究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并提出了织机自组织网络的构建方法。针对织机网络可重构
学位
惩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但是近年来,赏识教育、关爱教育盛行,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以及对惩罚认识的片面让人们对惩罚教育持质疑态度。对中等专业学校班级管理中惩罚教育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惩罚教育的问题,提高教师班级管理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惩罚教育认知、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五个维度对江苏省SS中等专业学校班级管理中惩罚教育存在的问
学位
黄大仙传说源远流长,是一项内容十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概括黄大仙传说产生发展状况和介绍黄大仙传说留存的自然文化景观基础之上,以黄大仙祖宫这一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尝试用景观叙事理论来探讨黄大仙传说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景观不只是冷冰冰的建筑,成为了传说在当代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担负着讲述传说故事的重要功能。多维的景观叙事方式对于促进黄大
学位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并逐步迈向制造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就要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近几年,世界环境形势严峻,各个国家在处理环境问题时都采取了一定的规制手段。中国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中国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
学位
《小说月报丛刊》主要是对《小说月报》已发表作品进行再度筛选而成,凡书籍60种(册),收录作品高达383篇,集中体现了新文学发轫期的时代面貌。本文以该丛刊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法,运用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通过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个案与整体的考察,就该丛刊的发生背景、编辑与发行、文本主体内容、文学场效应、文学史意义等问题,逐一进行探析,试图全面揭示这套1920年
学位
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以下均简称为“解放神学”)是20世纪下半叶的拉美天主教会结合自身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天主教神学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神学。神学和马克思主义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而解放神学则通过乌托邦思想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通过探讨解其内蕴的乌托邦思想,我们可以不仅对解放神学的终极追求与人文关怀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终解放的认识。乌托邦思想贯穿解放神学发展的全
学位
当前,中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我国农村每年垃圾处理总量已超过亿吨,并且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与城市相比,农村环保设施相对欠缺,环保资金不足,农民的环保观念较为滞后。基于此,本研究以X村垃圾治理的实践为例,尝试从制度与行动互构的理论框架出发,关注X村如何在制度性因素影响下确立垃圾分类实践的合法性,以及村民个体又如何在村庄内部社会资本影响下自主形成对垃圾分类实践的价值认
学位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从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推翻妇女所受的压迫,发挥妇女的伟大力量。尤其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当下,新时代的发展为妇女进一步解放提供新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妇女解放为切入视角,重点分析其运动过程,再总结相关经验,希望为解决新形势下中国女性面临的新问题带来启发。本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新中国成立
学位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振兴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诉求,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考察乡村文化振兴脉络,关键在于厘清基层政府、乡村自治组织、村民和外来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关系及其演化。本文试图回答:乡村文化振兴中多元主体存在什么样的协作关系、协作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何种原因造成了此种变化。本文首先依托跨部门协作理论,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多元主体协作实践,从“协作广度”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