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的理念在世界各地的教师教育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外语教育界的学者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隐性知识和反思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从教师隐性知识与反思的角度去研究外语教师培训效果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笔者尝试对在广东省内实施的一次从培训教材的编写到培训过程都带有明显反思模式特点的小学英语在职教师培训进行效果研究。 本文通过受训教师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来研究该次培训效果。根据Richards(1990,1998),Freeman & Johnson(1998),Johnson & Golombek(2002)对教师知识的论述和Dewey(1910),Sch(?)n(1983,1987),Bartlett(1990),Wallace(1991),Jarvis(1992)和Ur(1992,1996)对反思、对反思模式外语教师培训以及反思特点的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基于自己的隐性知识和实际情况作出教学决策的,教师培训要以帮助教师通过反思更新自己的隐性知识、发展反思能力为目标。教师表现出来的反思特点越明显,证明教师将培训内容的这种外部知识变为自己隐性知识的程度越高;如果反思能力得到提高,证明教师培训结束后通过自身的反思发展自己的能力越强。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反思特点越明显,反思能力越强,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就越高,培训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本次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收集的资料包括向受训教师发放的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日记和基于对受训教师在培训最后两天的试教的现场观察笔头纪录所作的具体的描述。对不同途径收集的资料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具体的步骤包括:阅读原始资料、寻找意义、对内容进行分类、建立编码系统和归类系统,然后根据文献综述中的理论框架进行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最后把各种途径收集的资料的研究结果进行三角印证并得出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该次培训中,所有的受训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该次培训的目标,大部分的受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该次培训的目标。具体表现在受训教师不仅在认知上(在语言上)还是在试教过程中从行为上均表现出反思的特点以及反思能力的加强。不管是他们对问卷调查的回答,他们的学习日记还是在最后的试教中,大部分人都表现出明显的反思特点。 本研究对外语教师培训有一些启示:如果反思模式在外语教师培训中得到有效运用,也就是说,如果受训教师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反复体验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即使是为在职外语教师而设的为期15天的短训班也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帮助受训教师达成培训目标。另外,本研究也对在实施反思模式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外语培训教材的编写、外语教师培训员的培训、培训课程的管理等有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