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要求重视儿童的情感发展,将儿童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留守儿童的健康情感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村小学情感教育环境薄弱;教师对情感教育的理念认识不够充分和完整,教学和生活中缺少情感教育的意识和方法;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忽视,缺乏亲子沟通和交流;加之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无法给予留守儿童精神支撑和适时地教育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情感极度缺乏,表现出没有安全感、自卑、孤独、敏感等。然而,基础教育阶段是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得呵护关爱,教师得关怀引导,以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借鉴国内外情感教育理论及优秀经验做法,结合中宁县农村小学实际,提出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策略。首先,学校应创设温馨友爱的校园环境,完善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室,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班级信箱和校长信箱,开展社会情感学习主题班会,开放阅览室、设置读书角来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组织家长及代理家长参与家庭教育讲座。其次,教师应提升自身情感教育素养,挖掘多样化的情感教育载体,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代理家长的联系。最后,家长应加强与留守儿童沟通,促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加强与代理家长的沟通;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接受继续教育。本研究意为丰富我国情感教育理论,促进学校情感教育发展做一点贡献,从而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