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按照规定的面积比例完成了全省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而对区划界定后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系统、正确地评价已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湖南省5种生态公益林(Ⅰ江河源头、Ⅱ江河两岸、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Ⅳ湿地和水库及V城市风景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南省重点公益林资源与生态效益监测的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通过外业采样与内业实验处理,用实测数据分析5种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反映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样地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常绿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大于针叶纯林;公益林样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均高于同一类型非公益林。(2)在公益林林分中,Ⅱ类马尾松林灌草生物量(13.04t·hm-2)最大,其余依次为:Ⅰ类、Ⅲ类、Ⅳ类、V类;起源于天然混交林林分枯落物贮量大于人工纯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变化范围在159.54%~291.04%之间,以Ⅰ类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最大。各非公益林林下地被物层持水性能都比同类型公益林差。(3)从土壤容重的均值来看,Ⅲ类公益林样地最低,天然混交林相对于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结构的改善更为明显;土壤各层的非毛管孔隙度大致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不同类型公益林样地土壤最大蓄水量顺序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V类,有效蓄水量大小变化在131.28~318.9 t·hm-2之间;Ⅲ类公益林样地土壤渗透性能最好,这与其较好的土壤物理性状有关。公益林样地土壤最大蓄水能力均大于同类型非公益林。(4)5种不同类型公益林样地土壤pH值介于4.48-5.57之间,均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天然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大于人工纯林;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全钾含量则呈现相反规律;各林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均以Mn平均含量最高,Cd含量最低,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从高到底排序为:Mn>Zn>Pb>Cu>Cd,Ⅲ类公益林样地Mn、Zn、Pb和Cd 4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最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受不同森林类型的影响。(5)不同类型公益林样地植被和枯落物碳贮量大小在27.908~44.556 t·hm-2之间,以Ⅰ类阔叶混交林植被碳贮量最大;土壤(0-45cm)层有机碳贮量大小在88.446~112.644 t·hm-2之间,以Ⅲ类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贮量最大;样地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小范围在116.354~155.135 t·hm-2之间,其碳贮量从高到低顺序为:Ⅲ类>Ⅳ类>Ⅰ类>Ⅴ类>Ⅱ类。非公益林样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稍大于同类型公益林样地,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中以土壤有机碳贮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