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频繁,科技的发展为资本短时间内实现跨境转移提供了便利。鉴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开是大势所趋,大量资本尤其是投机性极强的短期资本频繁的通过各种渠道进出我国,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这些短期资本流动方向扑朔迷离,流动规模波动起伏。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一直维持着“双顺差”局面,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外汇储备最高曾达到39932亿美元。但是近年来,我国持续的“双顺差”局面被打破,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我国在2012年首次迎来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2014年的后三个季度、2015全年及2016全年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均呈现不同程度逆差。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打出一套“加息+缩表”的组合拳,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我国开始面临短期资本明显外流的状况。这种短期资本流向的突然转变及其规模的起伏不定不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会使得货币政策效果遭到冲击(宋翠玲,2014)。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极有可能面临短期资本大进大出的新格局,这将会严重损害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引导和预防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降低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被动性干扰,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是我国中央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关于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同时也存一些缺点与不足。其中国外文献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当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亚和拉美等国家,大都不包含中国。国内文献的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测量以及影响因素上,对于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比较零散、笼统,实证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单一,不能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证结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首先分析了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基础,之后选取短期资本流动、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率、资产价格五个变量,运用2000年1月到2017年4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短期资本流动SCF、利率R、货币供应量一阶差分DM1、通货膨胀率的一阶差分DCPI以及资产价格PRO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都是双向因果关系,这表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即便我国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利率市场化进程也还没有完成,但是进出我国的短期资本的套利动机非常明显,短期资本流动与利率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第三,面临短期资本流动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上涨,我国实行了相应货币政策进行冲销,而且冲销的力度比较大。但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货币供应量面对短期资本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说明在此期间央行的冲销并不显著。第四,短期资本的流入会推高我国的通货膨胀,而且短期内的影响要强于长期内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短期资本流出的局面,短期资本流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此外,短期资本流动还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最后,基于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进一步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与监管,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深化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保证货币供给的独立性,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