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DC、CIK共培养细胞(DC-CIK)联合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应。探讨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联合的新模式,为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一、DC、CIK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及表型检测。分离健康供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扩增培养DC、CIK细胞。于第8 d天收集DC、CIK细胞,以1:5的比例混合培养,继续培养7d后进行靶细胞杀伤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成熟标志CD83、CD80、CD86、HLA-DR的表达,CIK细胞检测CD3、CD4、CD8、CD56的表达。二、DC-CIK共培养细胞及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及凋亡率检测。应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单药组,DC-CIK组及DC-CIK联合索拉菲尼治疗组(联合组)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杀瘤活性。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以上各组对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凋亡细胞形态学鉴定使用Hoechst 33258染料对固定后的细胞染色检测。三、比较各组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用肝癌细胞BEL-7402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0只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索拉菲尼单药组、DC-CIK治疗组、联合组,每3天测量瘤体大小,比较各组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一、DC、CIK的体外培养及表面抗原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诱导可获得成熟DC,加入肿瘤裂解物抗原及诱导因子后,DC表面成熟标志CD83、CD80、CD86、HLA-DR的表达明显增加。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14天后CIK细胞成熟,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增多,绝对数量上扩增了近1000倍。二、DC-CIK联合索拉菲尼诱导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及调亡率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组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及诱导凋亡率明显高于各单独治疗组,联合组杀伤率最高达(75.24±1.91)%,是DC-CIK组的1.8倍,是索拉菲尼单药组的2.1倍(P<0.01),联合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率达(78.78±2.54)%,与单独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DC-CIK联合索拉菲尼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体内实验表明,DC-CIK细胞联合索拉菲尼可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细胞种植瘤的生长,联合组肿瘤抑制率为(83.37±0.16)%,与DC-CIK组及索拉菲尼单药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无明显副作用,耐受性好。结论DC-CIK共培养细胞联合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分子靶向治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可能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