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空气污染对北方地区(以北京和河北为代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2.研究空气污染对北方地区慢阻肺患者严重情况分组的影响;3.研究环境因素对北方患者和北方地区候鸟患者外周血miRNAs的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1.(1)纳入2014年10月-2015年4月北方地区慢阻肺患者118例,并收集一般资料。(2)按照中国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AQI≤100时为空气质量达标,AQI>100时为空气污染。(3)比较AQI≤100时和AQI>100时慢阻肺患者的CAT评分、mMRC分级的差异性(作为入组时指标)。(4)对以上慢阻肺患者跟踪随访一年再次比较AQI≤100时和AQI>100时慢阻肺患者的CAT评分、mMRC分级的差异性。(5)比较随访一年之后的各项指标(包括CAT评分、mMRC分级、急性加重次数)与入组时上述指标的差异性。2.(1)将纳入的慢阻肺患者依据GOLD 2014指南分为A、B、C、D四组。(2)比较AQI≤100时和AQI>100时慢阻肺患者的入组时CAT评分、mMRC分级,随访一年后CAT评分、mMRC分级。(3)比较随访一年后的急性加重次数和入组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3.(1)收集9例北京组慢阻肺患者、8例候鸟组患者、9例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样。{2)分别提取总RNA之后对以上三组受试者的血样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1.(1)基本资料:118例慢阻肺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3.00(56.75-73);男性91例(77.12%),女性27例(22.88%);吸烟者77例(65.25%),不吸烟者41例(37.7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为51.46(41.39-59.4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为53.75(38.225-68.60)。(2)入组时症状评分比较:慢阻肺患者在AQI>100时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均明显高于AQ琏100时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P<0.001)。(3)随访一年后症状评分比较:慢阻肺患者在AQI>100时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均明显高于AQI≤100时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P<0.001)。(4)随访一年后的症状评分与入组时相比较:随访后的mMRC分级明显高于入组时mMRC分级(P=0.04),而随访后的CAT评分与入组时CAT评分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一年后急性加重次数比较:随访一年后的急性加重次数跟入组前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1)根据GOLD 2014指南,A、C组为少症状组,B、D组为多症状组,A、B组为低风险组,C、D组为高风险组。(2)入组时,AQI≤100时,少症状组的CAT评分为6.50(4.00-8.75),AQI>100时少症状组的CAT评分为10.00(6.25-12.00),CAT评分的中位数向10靠近,症状增多,出现向多症状组变化。而mMRC分级的结果未提示有少症状组向多症状组的变化。(3)随访一年后,AQI≤100时,少症状组的CAT评分为8.00 (4.25-12.00), AQI>100时少症状组的CAT评分为9.50(6.00-16.75),CAT评分的中位数向10靠近,症状增多,出现向多症状组变化,而mMRC分级的结果未提示有少症状组向多症状组的变化。(4)低风险组随访一年后的急性加重次数与入组前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提示有低风险组向高风险组的变化。3.三组样品质检合格,经过高通量测序和后期筛选得到9个可能存在差异的miRNA。结论:1.空气污染使得北方地区慢阻肺患者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变高。2.空气污染使北方地区的慢阻肺患者由少症状组向多症状组变化,经过随访未发现空气污染对急性加重风险的影响。3.环境因素可能会引起北方患者和北方地区候鸟患者外周血miRNAs的差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