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但目前中国的国有经济布局过宽,造成国有经济整体效益较差,阻碍了其主导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对布局进行战略调整.而这项调整需要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配合方可有效推进.按斯通纳的管理学理论,管理目标应以时间为核心,阶段不同,目标也应不同;罗宾斯的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目标的权变因素,也是说环境不同,管理目标应不同.该文认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在每个阶段应是有差异的,在目前环境下,其目标应主要是配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而不应该是其他.若真按此设定的话,可顺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减少在该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调整的有效进行也使得我们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获得极大的成功.在现阶段,两者是互动的,紧密联系的.但我们的目前体制从体制设计前提到管理层再到运营层都并未很好地配合这项调整,该文的研究试图构建新型管理体制以配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该文按实证方法叙述了国内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践,从中试图找到对于构建新型体制有益的东西;然后按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应如何去做才能适应配合的需要.该文分四部分进行:第一章是论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必要性与路径;第二章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的关系分析,论述了目前体制应以配合调整为目标;第三章分析了国内外管理体制的实践;第四章则具体从体制设定的三个前提与调整配合起,到管理层与调整配合的六个问题,再到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与调整配合的七个思想,从而完成了与调整配合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框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