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文坛大家,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洛丽塔》是其最具争议的英语作品之一。小说描述了一名中年男子与一名未成年少女之间的畸恋故事。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就饱受争议,在带给纳博科夫国际声誉的同时也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关于作品的研究也从各个方面展开。不论读者对这部作品是褒是贬,不可否认,《洛丽塔》是一部关于文学的书。纳博科夫在作品中暗指或戏仿了六十多位西方作家,其中包括爱伦·坡、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乔伊斯、弗洛伊德等等,被文学批评家认为是一部系统的西方文学批评图。如果给这些作家的名字按照字母排序,可以从阿尔科特一直排到维吉尔。所以说,作为纳博科夫的经典之作,《洛丽塔》的互文性是十分明显的。
互文性概念在解构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话语中是一个关键词,在不同的作者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与重心。研究互文性概念的代表人物有克里斯蒂娃、罗兰·巴尔特、里法泰尔、德里达、伊瑟尔等等。尽管互文性是个后现代的解构主义概念,它同样具有很强的建构性。譬如如果说在互文性理论中克里斯蒂娃强调的是作家如何将先前的文本转化为自己文本的一部分,罗兰·巴尔特则从相反的方向引导我们的思考,强调互文中后来的文本的重要性,即读者如何将自己的阅读转化为先前文本的一部分。互文性是阅读的结果,与作者无关,与读者有关。一个文本的经典地位看似是由作者构建的,但却往往是在后来的读者的阅读与重写中构建的,后来的读者对前人的阐释反过来构成并且不断地重新建构前人的文本。
纳博科夫作为一名艺术大师,其对于互文、反讽、拼贴、戏仿等叙事手法的应用已被众学者们屡屡阐释,学者们对于其的解构作用也早已所有涉及,然而,关于互文性对《洛丽塔》的建构作用目前还较少有人提及。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互文性在解构文本的同时必然也建构着文本。本文试从多个角度来论述互文性是如何在解构作品的同时又建构着文本,最后得出了互文性对于文学作品不仅仅具是消解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确立意义,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本文希望藉此打开《洛丽塔》研究乃至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互文性对文学作品的独特作用及其在美学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