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列宁通过对认识论的批判,力争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实的还原,以期待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时代总体发展的一致。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变化和社会热点的转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方面,以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大讨论”为代表的诸多认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坚持和高扬;另一方面,在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列宁原著始终没有成为学术热点,也较少得到在当代哲学意义上的深入探究和全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正在于它的与时俱进,以及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不断发掘和领悟。历史的纵向维度和现实的横向维度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两个车轮,这两个维度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缺一不可,本文也将在这个基础上对列宁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探讨。列宁重视认识论的研究,并通过对认识论的研究把握整个哲学脉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哲学笔记》两本著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被书写的,恰当把握这两本著作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把握列宁认识论的关键。在引言部分,本文分析了列宁认识论的研究背景以及此研究的相关意义,了解了列宁认识论问题在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以文献为本的整体研究方法和互文的比较研究方法。第一章,该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列宁认识论基础的《唯批》。首先,本章回顾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在“世界观”和“观世界”两个层面梳理了《唯批》意义上人类认识的客观性,确定了列宁认识论的总基调来源于对唯物主义基础的继承。其次,世界的存在虽然不取决于人,但人的认识和人类思维的真实存在有关:每个人不同的理智特征都会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列宁指出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存在认识论的两条不同认知路线,即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最后,《唯批》的三个重要认识论结论成为了列宁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认识论理论新的出发点。第二章,介绍了从《唯批》到《哲学笔记》的认识论变化过程和相互联系,在互文的张力中把握了列宁两本认识论著作之间的有机交互和相互关照。本章也重点关注了《哲学笔记》对列宁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认识论体系的发展和升华。首先,本章从“两个列宁”的假说出发,重点考虑了两本著作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列宁在这两本著作写作时不同的时空境遇和面对的理论问题转换,在“靶子”不同的背后看到了对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坚持。其次,阐述了《哲学笔记》的唯物主义基础及其内容,并进一步分析在辩证法“三者一致”意义上的认识论追求。最后,文章试图解读《哲学笔记》对认识论的超越性贡献,并希望以列宁的视角关注到一些国内学界关注较少的重要认识论问题。概括而言,《哲学笔记》的贡献包括对认识论本来意义的复归、对认识论伴生的不可知论的强力驳斥,以及对“认识论上的断裂”的突破,并说明了列宁的认识论研究对历史上认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三章,面对列宁的认识论,不同的哲学研究者以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在不同学者褒贬不一的背后,体现了研究者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这也正是列宁认识论所启示的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列宁的认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艾思奇和众多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将列宁的认识论发展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更高的水平;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成为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哲学观念变革的重要源泉。在继承了列宁的认识论之后,我们还要坚持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组织思想,继续朝着哲学观念变革的方向坚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