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钛修饰石墨毡作为全钒液流电池负极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二次电池,具有容量独立、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在电网调峰系统和大规模光电、风电转换系统中得到应用。由于受到电极材料和隔膜的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的开发仍未达到理想的大规模应用的要求。本文制备了氮化钛修饰的石墨毡电极,研究其作为全钒液流电池负极的性能。首先,将商用的氮化钛纳米颗粒沉积在玻碳电极上制成TiN(c)/GC电极,研究其对V3+/V2+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氮化钛(TiN)对V3+/V2+氧化还原电对具有准可逆特性和较高的电催化性能。然后,将商用的氮化钛纳米颗粒负载于石墨毡上制成TiN(c)/GF电极,用作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TiN(c)/GF的初始充电容量为688.1 mAh,达到理论容量的85.6%,比石墨毡电极提高了11%。采用四氯化钛超声浸渍法制得二氧化钛修饰的石墨毡TiO2(s)/GF,随后通过氨氮高温还原为氮化钛修饰的石墨毡TiN(s)/GF,将其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TiN(s)/GF的初始充电容量为699.9 mAh,达到理论容量的87.1%,比石墨毡电极提高了34%。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文采用水热法在石墨毡上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线,随后通过氨氮高温还原为氮化钛纳米线,制得氮化钛修饰的石墨毡TiN NWs@GF,制备工艺的优化条件为水热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8 h,氨氮高温还原时的氨气气流与样品成90°,热处理温度850℃。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材料测试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N NWs直立生长在石墨毡的表面,长度约为4μm,宽度约为500 nm,垂直放置的样品中Ti—O键和O—Ti—N键的峰面积比率比水平放置降低了5.2%和6.5%,而Ti-N键的峰面积比率提高了11.7%。将制得的TiN NWs@GF电极组装在圆柱形电池中,初始放电容量为591.1 mA?h,达到理论放电容量的73.5%,比原始石墨毡提高20.8%,经循环测试后容量保留率为84.6%。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微纳机电系统、柔性电子器件、航空航天、人体健康监测等一些需要高集成、高效率、低能耗等特性的结构来完成某些特定工作,薄膜基底结构扮演着重要
人体排泄物的采集是人在疾病诊疗时必要的化验环节之一,目前排泄物的采集大多停留在手动采集状态,无法满足患者尤其是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多样化的生理与情感需求,甚至造成
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过程复杂,部分评价指标的信息完全,部分信息不完全,不能用传统的白色、黑色系统进行评价。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涉及到多方面指标,各指标的单位不同,对变压器
超级电容器由于大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短充电时间而成为储能器件的研究热点,但是与电池相比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商业化实际应用。作为超级电容器储能特性的关键影响因
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的建群种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优势种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以及伴生种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根系12 h、24 h和48 h的分泌物,运用超高效液相色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在此漫长期间,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逐渐融入佛教文化之中,形成了汉传佛教。建筑是历史信息
在结构非线性振动中,由于随机干扰的存在会使系统产生随机分岔,常对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分数阶控制器由于其无限记忆功能和遗传特性已成为结构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
空间格局是森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次生林的正向演替,优化林分空间格局,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白桦纯林、白落混交林和落叶松为主的
每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中5%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引发的癌症(包括女性宫颈癌、阴道癌、男性阴茎癌等),其中宫颈癌病例一直高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第
在滨海地区,由于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梁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在加固过程中除了需要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提升加固后结构的耐久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