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出口的拉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出口拉动型增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在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将经济增长方式由外需拉动转向内需拉动时,中国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是否已经过时?中国的出口给经济带来的贡献是否真可以在不长的时期内由内需来填补?内需的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从量上和结构上将造成何种影响?在出口面临困境,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时,中国制造业出口优势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贸易理论特别是“母市场效应”理论,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内需和出口关系的探讨,来回答上述问题。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一部分,“母市场效应”是指双边贸易中,在行业规模报酬递增,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需求大国将成为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母市场效应”理论建立了行业内需和出口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市场规模对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这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本文首先对中国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与一直以来的出口拉动增长政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问题,提出扩大内需对制造业出口及其结构会造成何种影响这一问题,并引入“母市场效应”理论来分析内需与出口的关系,从而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新优势。然后对“母市场效应”在理论上的存在性及其强度进行考察,探讨“母市场效应”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母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路径作一介绍;然后集中探讨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既考察制造业总体,又具体到制造业各子部门;最后作结论并提出和扩大内需政策相配套的一些政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中国过往低价竞争的的畸形出口遇到了阻碍,中国应扩大内需,但中国经济的增长还应是内外并举的,内需拉动增长和出口拉动增长并不矛盾,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并未过时,中国的就业等压力也不允许出口大幅被替代,我们要的是在内需的扩大中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新优势,同时优化出口结构,而不是排挤或替代出口。鼓励一定结构的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会促进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同时会为中国制造业出口寻求到“母市场效应”这一新的比较优势。“母市场效应”在非常一般的情形下会存在,其存在的必要条件是行业规模报酬递增,存在运输成本,且是双边贸易情形。“母市场效应”的强度受到国家间贸易障碍和行业特征的影响,贸易障碍的降低会导致更强的“母市场效应”,同时在比较静态的意义上,行业在具有更大的相对市场、更高的运输成本、更高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更高的规模经济程度时会呈现更强的“母市场效应”。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由“母市场效应”和比较优势效应共同决定,在比较优势日减的今后,中国要重视“母市场效应”的新优势。中国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由于行业特征的差异,在“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及强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中国制造业HS两位数产品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钢铁、无机化学、车辆等产品呈现较强的“母市场效应”,而纺织品、精密仪器等产品则呈现较弱的“母市场效应”,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放松双边贸易中两国代表性消费者在某产品上具有相同支出份额这一假定所做的经验研究显示纸制品和印刷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木制品业、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非金属矿产品制造业、化学产品制造业、杂项制品及废弃资源回收业这8个行业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这8个部门的内需和出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橡胶和塑料、纺织、服装和皮革、食品、饮料和烟草、炼油及核燃料的制造这四个行业没有“母市场效应”,其中食品、饮料和烟草、炼油及核燃料的制造这两个行业甚至呈现显著的逆“母市场效应”。同时应转变出口增长模式,实行制造业出口价格扩张,加快制造业资本积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充分发挥“母市场效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