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6 0多年历程的一条主线。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城乡对立理论,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城乡融合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其城乡关系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主张和理论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理论在不同时期指导着我国城乡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从“以农补工,以乡养城”,城乡二元结构的凸现,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城乡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在波动中调整,再到“重视‘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最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