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针对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国内外都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利用水生植物来治理水环境问题,因为其良好的净化效果,独特的经济效益,能耗低以及有利于重建和恢复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生植物在污染水体中的恢复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大型沉水植物的种植是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如何提高植物在污染水体中的存活率,如何进行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它具有耐污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可以通过多种繁殖方式进行繁殖等特点。本文以菹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弱光环境中菹草生长发育、繁殖特性;通过解剖学的观察,比较不同弱光环境中菹草营养器官之间结构差异,了解植物形态如何适应不同光照环境;通过测定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叶绿素含量、叶片膜透性等生理指标,从作用机理方面探讨菹草适应弱光性的原因。通过测定菹草叶片光合效率参数,了解菹草在不同弱光环境下的光合特性。结果如下: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基质和光照对菹草石芽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不同光照对菹草生长后期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和缺乏基质的条件下,菹草石芽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提高。基质的存在促进了根的生长;相反,光对根的生长并不起到促进作用。在无光条件下,菹草幼苗节间长度明显大于有光处理。在暗处理中,菹草叶片的质膜透性显著增加。在有光照条件下,基质的有无对菹草幼苗叶片叶绿素a(Ch1a)、叶绿素b(Ch1b)以及Ch1a/Ch1b比值的影响为:Ch1a、Ch1b的含量增高,Ch1a/Ch1b比值都在3.5上下波动;Ch1a/Ch1b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有基质时分别为4.4和2.8,无基质时为4.2和2.7。但对幼苗处理40d时,暗处理的叶片质膜透性与有光有基质、有光无基质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光照处理(自然光、50%自然光、20%自然光和10%自然光)间的光合特性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菹草生长后期,在自然光下菹草叶片的Fv/Fm和Fv/Fo的比值与其它3个遮光处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3个遮光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比较Fv/Fm、Fv/Fo、ETR、qP、qN和ΦPSⅡ等荧光参数值的结果显示,在生长的后期,一定程度的弱光会起到促进菹草的光合效率,进而延缓菹草衰老的作用。 以自然光为对照,在暗处理、光恢复两个不同条件下,对菹草(Potamog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