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由于其性能特殊和应用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最耀眼的要属金属纳米材料,尤其是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与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纳米银颗粒由于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等效应,表现出独特的理化性质,该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表面容易被修饰,应用于化学物的分析检测具有相当的优势。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结合纳米银材料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限偏低、灵敏度较高、耗时间少、操作步骤简单、设备要求较低。所以,对纳米银性能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新方法的应用。本论文鉴于此,主要利用纳米银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特性来建立比色分析与光谱分析方法,并成功地检测维生素C和E、对苯二胺、柠檬黄以及山梨酸。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氧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对维生素C、E的检测利用维生素C、E的还原性制备纳米银,在聚乙烯吡咯烷酮做保护剂的情况下,制备出的纳米银粒径较小,性能稳定。根据纳米银的生成量来对还原剂进行定量检测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进行表征,单因素条件分析之后,采用响应面软件进一步的进行条件分析,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维生素C(维生素E)标准曲线为A=0.2164C-0.0333(A=0.0526C+0.0109),检测范围和检测限(LOD)分别是0.4-5.0 mg L-1(0.9-9.5 mg L-1)和0.17mg L-1(0.63 mg L-1)。2、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纳米银应用于可视化检测对苯二胺。实现可视化地检测对苯二胺,原理是基于分析物的加入会导致纳米材料发生聚集,紫外光谱发生改变伴随相应的颜色变化。制备出对氨基苯磺酸修饰在纳米银表面的复合材料,对苯二胺与修饰物发生氢键结合,在电镜下发现纳米微粒发生聚集,粒径变大。在紫外光谱中该纳米银的特征峰在395 nm,加入对苯二胺之后,纳米银的特征峰降低同时在580 nm处出现新的特征峰,A585nm/A395nm的比值与对苯二胺的浓度存在的线性关系,当对苯二胺浓度为0.025-0.1×10-3 mol L-1时,标准曲线是y=0.6756[C]+0.0284;当对苯二胺浓度为0.1–0.225×10-3 mol L-1时,标准曲线是y=2.11591[C]–0.1140。检测限为6.2×10–6 mol L–1。3、基于半胱氨酸修饰纳米银可视化检测山梨酸。半胱氨酸作为修饰物覆盖在纳米银的表面,采用多种仪器表征反应的机理。灵敏性好,专一性强,作为新的方法应用到山梨酸的检测当中去。山梨酸会导致修饰的纳米银粒子发生聚集,紫外光谱下纳米银自身的特征峰发生降低同时产生新峰,利用两吸光度的比值定量检测分析物。A540nm/A395nm的比值与山梨酸的浓度成比例关系,山梨酸浓度为0-3.75×10-4 mol L-1时,标准曲线为y=0.00507C+0.0557;山梨酸浓度为3.75-6.25×10-4 mol L-1时,标准曲线为y=0.01341C-0.24999。4、牛血清蛋白包裹纳米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柠檬黄。牛血清蛋白本身存在一定的荧光发射峰,与纳米银结合之后,这种性能更加灵敏。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黄会使得这种牛血清蛋白修饰的纳米银微粒的荧光发生猝灭,猝灭率随着柠檬黄量增加而增大。制备复合材料即牛血清蛋白修饰的纳米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能够很好地应用与实际的检测当中去。标准曲线:F0/F=0.0991C+0.8703,检测范围为0-3×10-5mol 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