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采用固态发酵,其特点是边糖化边发酵。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副产物(乳酸盐、琥珀酸盐、醋酸盐等)将导致酒糟酸度不断降低,使普通α-淀粉酶活性也随之降低,淀粉水解不彻底,造成原料利用率低下。在此情况下,耐酸性α-淀粉酶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剩余淀粉,提高出酒率,降低成本。针对酒糟利用问题,本论文从衡水老白干酒曲中筛选到一株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26S rDNA鉴定为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 var),优化出适合该菌产酶的培养基组分及条件,并对耐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实验为白酒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主要内容如下:经过初筛与复筛得到高产菌株S7,酶活达到225.76U/g干曲。经形态学观察和26SrDNA鉴定为小孢根霉,与Rhizopus microsporus var(AB363776.1)大亚基部分序列之间达到99%的同源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优化,得到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加水量为11.156mL、麸皮与豆饼比为4.145、MgCl2的添加浓度为0.0772%,酶活由原来的225.76U/g提高到259.902U/g。从初始pH值、温度、装料量三个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产酶条件:初始pH5.0、温度32℃、装料量10g,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时间72h时酶活力达到269.8U/g。通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25脱盐脱色、DEAE-纤维素层析对耐酸性α-淀粉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SDS-PAGE,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在75kD左右。对分离纯化后的耐酸性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5.0,最适温度70℃。该酶具有较强的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40℃保温1个小时,pH4.0仍有80%以上的相对酶活;在60℃保温1小时,pH4.0下酶活仍能在50%以上。反应的活化能Ea=34.3kJ/mol,指前因子A=4.5×104。并且Mg2+、K+、Ca2+、Fe2+对酶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n2+、Zn2+、Cu2+重金属离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Lineweaver-Burk双倒数图上得到该酶对可溶性淀粉的Km值是5.2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