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损伤识别若干力学反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因存在缺陷这或破损导致的破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结构损伤识别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从给定的结构力学特性的测量中,确定结构损伤的出现、位置和程度,属于力学反问题的研究范畴,它涉及到结构力学、材料学、传感技术、测试技术、信号分析等多个学科。本文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FBG),研究结构在动、静态工况下的两类结构损伤识别反问题:(1)基于结构静态响应的结构关键部位损伤的反演研究;(2)基于结构动态响应信号的海洋平台简易模型的损伤识别。   针对结构的静态信号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工作,本文基于从FBG反射强度谱测量结构静态非均匀应变的传输矩阵理论以及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从光栅反射强度谱反演结构局部损伤(包括损伤的位置和形貌)的理论模型和优化算法;接着针对一两端均布受拉的带单孔损伤的薄板,开发了损伤识别数值分析程序;数值实验研究了损伤附近光纤光栅传感器数量、光纤光栅与损伤中心的距离、表征损伤的参数数量等因素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最后,根据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薄板损伤识别的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纤光栅数量充分、FBG布点合理的情况下,通过本文的损伤反演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损伤识别效果。   本文以一个简易的海洋平台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其动态应变信息,使用相空间重构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结构系统进行了损伤识别的研究。首先建立了简易平台的数值模型,应用相空间法获得结构构件损伤的识别因子,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法建立损伤状态与损伤识别因子的关联,对该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的数值仿真;之后,设计加工了海洋平台的实物模型,应用上述方法开展了结构损伤识别的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实现对工程结构损伤构件的定位,并且技术和理论上操作简便,易于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最后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并讨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损伤识别问题。
其他文献
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灵活实施新课导入,以期收到最佳的导入效果.本文简要
层流燃烧速度是燃料和氧化剂可燃混合物的基本特性之一,层流燃烧速度研究对燃烧工程应用和基础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对丙烷/空气层流预混火焰特性进
本文通过对八五二农场党委正式印发在职党员社区化管理办法,对全场在职党员实行“8小时之内”单位管、“8小时之外”社区管的双重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双管双评双公开”机制,
本文对液体电阻起动器起动过程的SIMULINK仿真进行了研究。文章给绕线电机转子串液体电阻驱动球磨机这个拖动系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并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仿真研
气体(瓦斯)继电器大量用于电力变压器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气体继电器经过长期运行后,接点容易烧损,亦容易在气体继电器内积存水珠,使得气体继电器的动
在许多实际工程结构或构件,如筏形基础、机场跑道、船坞底板等的分析中,一般都能简化为弹性地基上板的分析与计算。本文所述的广义文克尔地基上四边自由薄板的弯曲问题的Galerk
纳米压痕技术作为一种测试生物材料微米尺度力学性能的有力工具,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关注。其15N的最大加载范围,1nN的载荷分辨力和0.0002nm的位移分辨力,也使其成为连接原子力
在电力电子化特征愈加明显的电力系统中,不同形式的电力电子设备高渗透率接入电网,使得系统特性尤其是稳定性、电能质量评估存在不确定性。采用仿真建模手段是分析大规模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力系统中影响的关键手段之一。传统开关器件模型较精确,但过于复杂,不适应大系统仿真,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在弱电网下,电力电子设备的自身动态及其与交直流电网的相互作用明显,容易引发复杂的振荡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电力电子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备受关注,这一工作对政工干部自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了解新时期背景之下思想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oltage Source Rectifier,简称VSR)以其控制算法简单、可控的功率因数等优点,在电力变换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相VSR通常运用基于PI控制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直接电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三相VSR启动时会引起过大的冲击电流,负载突变时母线电压还会出现较大波动;此外,采用传统直接功率控制(Direct Power Control,简称DPC)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