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家形象在评判其综合软实力及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展示中国精神风貌,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之政、中国之路和中国精神,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吸引力,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通过展示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展示文化、思想、外交等软实力方式实现。其中文化等软实力方式更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家形象在评判其综合软实力及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展示中国精神风貌,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之政、中国之路和中国精神,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吸引力,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通过展示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展示文化、思想、外交等软实力方式实现。其中文化等软实力方式更持久,影响更深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要求掌握话语主动权,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好声音”。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的外译,为西方国家读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的外译为研究视角,在全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外译情况及其同国家形象建构的内在关系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六个方面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外译著作所蕴含的国家形象建构的核心要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核心要素,才从整体上建构起了中国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稳定发展、奋力复兴的东方大国形象,提倡文明交融、和谐相处的文明大国形象,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外译著作有效地拓展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路径,宣介了中国国家治理的总体方略,展现了多元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发挥了领袖个人魅力对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驳斥了西方反华势力“妖魔化”中国的图谋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外译著作有效促进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其带来的重要启示主要有:要强化拓展国家形象建构的叙事方式,要提高和扩大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要立足现实讲好中国故事,要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其他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密切关注本土欧洲的发展进程,而且热情关怀遥远中国及其文明的发展状况。本文立足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相关文本,从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视角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注中国时研究了什么、预测了什么、期待了什么等内容。文章先从现实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缘由。马克思恩格斯关注中国时,正值西方和中国社会矛盾剧烈之际。由于生活窘迫和个人兴趣,马克思又成为了《论坛报》的编辑。他们吸收颂华论和贬
《俄国工人阶级状况》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东方社会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关键材料。其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该著作进行系统研究较少,因而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空间。中国与俄国同作为东方大国,其天然的东方血脉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规定,从历史底蕴与当代实践要求两个维度奠定了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俄国工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重要论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调意识形态领导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强调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要求
与传统劳动形式相比,数字劳动的形态复杂多样,对数字劳动的研究还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共识性结论。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劳动的一个分歧在于:数字劳动是否属于生产劳动?本文基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框架,以数字劳动的生产属性为研究目标,运用文献分析法、抽象概括法以及逻辑推理法,并结合现有学界关于数字劳动生产性的研究成果,对数字劳动生产性进行理论化分析,区分了不同类型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并阐述了其存在的理论价值与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如何实现由传统“黑色”发展向现代“绿色”发展转型,引起各国的关注与重视。在我国,推动实施绿色转型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进行一场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实践的全方位转变。本文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思想,对中西方绿色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合理借鉴,深入探讨马克思自然观对中国绿色转型的启示;系统梳理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的问题、剖析其原因,从而为新时期推动我国绿
女性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亦是社会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女性教育关涉的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牵涉家庭养育、社会分工、职业升值、文化传统等多个社会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其一方面对于女性问题及其本质进行规律性地探索,揭示女性教育的实质及其意义,另一方面创设性的以女性解放的实践为逻辑理路,为女性受教育权利的获取指明道路。性别教育差异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嬗变之中,女性教育随着社会与历史的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届领导人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加强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形成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时代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迎来巨大转变,与此同时人类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在人们欣喜数字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却不曾察觉自身早已深陷“数字化抽象”的统治之中。与传统资本主义时期相比“数字化抽象”是一种更为彻底的抽象,它不断生产出浓浓的意识形态迷雾,使人走不出数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襁褓”。
从思想上建党一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建设是党的命运之所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关键在党。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从中总结、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经验,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必将有益于21世纪党的建设,有益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恩格斯从其理论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想建党。他们提出,思想建党要以理论建设和批判为前提,要跟随工人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列宁对于马克思思想建
列宁自我革命思想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俄国基本国情结合起来,在领导俄国共产党和俄国工农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如何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和保证俄国无产阶级社会革命顺利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列宁自我革命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设有重大意义,还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