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协同GIS理论模型与技术。作者在分析第二代互联网条件下分布式GIS软件有关新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分布式对象技术支持下的GIS协同工作机制,构建了面向GIS的协同模型,实现了对面向GIS的协同工作环境的模拟,开发了支持同步/异步协同地图编辑行为的分布式GIS原型系统。
论文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分针对GIS的特点,参考当前主流的分布式对象技术,着重研究和讨论了分布式GIS的软件设计方法、体系结构、对象设计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策略等内容。通过对分布式GIS相关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确定了论文所要实现的分布式协同GIS的软件框架,解决了实现分布式对象及构建原型系统的部分技术难题。
2、协同工作特征是网络新时代下新一代GIS的重要特征。对于协同GIS的研究工作,论文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面向GIS的协同模型上,其主要包括基于任务组模式的协同工作模型、面向协同GIS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基于Multi-Agent的混合协同交流模型。(1)协同工作模型是对客观世界中协同交互对象及行为相互关系的逻辑抽象,是协同工作系统建立的基础。论文给出了基于任务组模式的协同工作模型,并通过形式化语言和面向对象的模型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定义和描述。(2)论文首次提出了面向协同GIS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OCFSDM。OCFSDM是协同工作环境下具有协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对其的讨论,论文从认知过程、框架结构和层次结构三个方面展开,结合UML等建模语言对其进行定义和描述,并总结了OCFSDM的特征。(3)协同交流模型是对协同工作环境中信息主体之间信息交互行为的模拟,是协同工作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Multi-Agent技术,论文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混合协同交流模型--MAMCIM,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3、GIS数据互操作是数据层面上的协同工作。论文在分布式框架下,结合现有实现GIS数据互操作的策略,给出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构空间数据互操作引擎的设计思路。基于面向对象及开放性思想,本部分对引擎的体系结构以及引擎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讨论,其中主要包括开放多源空间数据库连接(OMSDBC)模块、异构空间数据转换(DSSDT)模块、空间元数据管理模块等。
4、基于分布式对象等技术,论文构建了分布式环境下支持GIS协同工作机制的原型系统,并针对协同GIS同步/异步协同地图编辑行为,给出了解决协同工作环境下,协同用户间行为的协同感知和协同冲突处理等技术难题的实现技术方法。
研究及测试结果表明,分布式对象技术是解决当前GIS软件所面临诸多问题的有力手段;论文所设计的协同模型能较好地对面向GIS的协同环境进行模拟,支持同步/异步环境下对地图编辑行为的协同处理:面向分布式的开放多源异构空间数据互操作引擎为实现GIS数据互操作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