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每年新发的患者约为120万例,死亡近70万例。约30-40%的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仅有12%,即使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仍然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近些年来随着对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的研究,靶向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新手段的进展,为结直肠癌提供更精准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方案,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每年新发的患者约为120万例,死亡近70万例。约30-40%的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仅有12%,即使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仍然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近些年来随着对结直肠癌分子机制的研究,靶向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新手段的进展,为结直肠癌提供更精准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方案,尤其是携带特殊变异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突变就是特殊突变之一。大约15%-20%的结直肠癌有PIK3CA外显子9和/或20的活化突变。PIK3CA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是否是结直肠癌化疗的不利预后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PIK3CA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PIK3CA突变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且行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3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PIK3CA突变CRC患者88例,PIK3CA野生型CRC患者298例。回顾性收集CRC患者的PIK3CA突变状态、年龄、性别、微卫星状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诊断时病理分期等信息,分析PIK3CA突变型与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通过病历资料及电话随访记录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IK3CA突变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估结直肠癌PIK3CA突变的可能预后价值。P值的显著水平设定为小于0.05。检验水准a=0.05。结果(1)结直肠癌患者的PIK3CA突变率为22.8%(88/386)。最常见的PIK3CA突变位点分别是外显子9(N=27,30.7%)、外显子10(N=18,20.5%)和外显子21(N=10,11.4%)。(2)PIK3CA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百分比高于PIK3CA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IK3CA突变型及野生型与年龄(P=0.736)、性别(P=0.651)、病理类型(P=0.513)、分化程度(P=0.322)、浸润深度(P=0.102)、淋巴结转移(P=0.274)、危险因素(P=0.273)、确诊时病理分期(P=0.05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PIK3CA野生型(P=0.043)、年龄大于60岁(P=0.006)、淋巴结转移(P=0.001)、确诊时病理分期晚(P=0.006)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K3CA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MSI-H 比例高于野生型患者,PIK3CA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但仍需要大样本量和长期随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
其他文献
背景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大剂量激素的广泛应用,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使感染发生率高,进展快,程度重,感染已经成为AL患儿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化疗后骨髓抑制患儿发生感染时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甚至缺如,只有发热是非特异性的早期症状,这就需要我们寻找相关实验室指标来识
背景和目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视网膜的一种严重血管增生性疾病,可导致儿童视力损害或失明。早期确诊的严重ROP可通过视网膜消融手术得到有效治疗。目前ROP高风险患儿常规实施眼底成像系统规律筛查。眼底检查已被证明是痛苦的,并且流程繁琐、费时,要求操作者技术娴熟,包括4次扩瞳、开睑、成像、阅读,历时30分钟,易并发局部损伤以及感染。现行
目的分析62例无蛋白尿或轻度蛋白尿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临床及肾脏病理的特征,探讨其临床与肾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62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或晨尿蛋白/肌酐<0.5mg/mg)SLE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资料。按照肾脏病理类
背景及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具有高度异质性的遗传和表型特征。基因表达谱将DLBCL分为两个不同的分子亚型,即活化B细胞亚型和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虽然标准一线治疗方案(R-CHOP)可以使约60%的病例获得完全和持久的缓解,但是仍有3
背景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免疫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是儿童期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IgA肾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是临床上引发终末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主要肾小球疾病之一。大约25%至30%的IgA肾病患者在患病后20至25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或者肾移植治疗。目前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病预后不良
背景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儿童时期的发病率最高,对患儿认知、身心健康、社会功能等有不良影响,还增加家庭经济及心理压力,同时存在社会歧视及侵犯患者人权的行为。多数癫痫患儿的发作通过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约1/3患者的发作不能完全控制,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sistant epilepsy,DRE)。控制癫痫发作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尤为重要,目前以抗癫痫药
背景与目的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结好发,但是由于淋巴系统全身分布的特点,使淋巴瘤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任何组织器官。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因病理类型及受侵部位各异。淋巴瘤的治疗多以化疗为基础,联合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段,近年来随着细胞起源、基因分型、特殊的生物学标记物、分子通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治疗靶点被发现,新型靶向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淋巴瘤患者
外国的干涉以及区域和全球的代理阻碍阿富汗形成强大而又具有持续性的外交政策。9/11事件以后,孤立无援的阿富汗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研究表明,阿富汗的外交使团和大使馆向来缺乏战略上的方向、指导和监督,他们被分成不同的政治派系,代表着不同政治团体的利益。所以阿富汗的外交政策往往前后矛盾,含糊不清,而且没有形成制度化。此外,外交政策机制中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阿富汗的外交政策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倾斜
研究背景卵巢癌(Ovariancancer,O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卵巢癌有31.4万新发病例,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第8位;有20.7万死亡病例,位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卵巢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Ⅰ期患者治愈率可高达90%;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70%;而Ⅲ或Ⅳ期患者治疗成功率低至25~30%。然而约70%以上患者被诊断时已为晚期。对于晚期卵巢
背景与目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NKTCL)是一种原发于鼻腔或其他结外器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该病的发病率较低,在世界范围内约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5.26%~16%,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拉丁美洲。80%的NKTCL出现在上呼吸消化道(u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