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果实中五个乙烯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4027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性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机理已成为果实成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文比较了GenBank中已登录的多种植物的EIN2、EIN3/EIL、EBF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根据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甜樱桃(Prunus avium L.)中克隆了甜樱桃PacEIN2、PacEILs和PacEBF1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表明,PacEIN2 cDNA全长4 278 bp,包含一个3 86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87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73 bp、241 bp,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139.44 kDa,等电点为5.74。PacEIL1全长2 636 bp,包含一个1 80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0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321 bp、509 bp,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67.84 kDa,等电点为5.50。PacEIL2全长2 109 bp,包含一个1 80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0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40 bp、163 bp,推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为67.27 kDa,等电点为5.65。采用RACE及相关技术克隆得到PacEIL3的大部分序列,大小为2 080 bp。PacEBF1全长3 120 bp,包含一个1 94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46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249 bp、930 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68.87 kDa,等电点为7.12。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个乙烯信号转导元件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在红灯和早大果两个品种中,PacEIN2,PacEIL2,PacEIL3和PacEBF1在不同组织和果实不同成熟期均有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不同组织中,PacEIN2,PacEIL2,PacEIL3和PacEBF1在幼叶、幼果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老叶和完熟果实中表达量较低;在甜樱桃果实不同成熟期,PacEIN2,PacEIL2,PacEIL3和PacEBF1在果实始熟前期表达量较高,后期呈下降趋势,初步结果表明乙烯可能不参与甜樱桃果实后熟及衰老进程。这些研究可以为更深入地了解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和甜樱桃果实成熟衰老的控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其他文献
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品种资源丰富,许多重要的柑橘资源起源于中国,在世界柑橘中占有重要地位。柑橘为芸香科(Rutaceae)柑桔属(Citrus)植物,包括柠檬、柚、葡萄
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而南方酸性红壤的铝毒害却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