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原因、诊疗及疗效,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经验、围术期处理,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55例曾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史因再发主动脉瓣膜病变而入院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50.6±7.0)岁,距离首次心脏手术时间15.4±5.4年,所行手术包括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1例,双瓣置换术(DVR)4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同期行左房折叠1例。瓣膜全部为双叶机械瓣。治疗前后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级。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主动脉瓣病变而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原因包括主动脉瓣风湿性病变加重(70.90%)、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25.50%)、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3.60%)。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率3.64%。非死亡病例中ICU监护时间1-7d,平均2.4±1.1d,住院时间10-44d,平均住院日20.5±10.1d。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5例(45.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0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其中心功能I级者11例,心功能II级者32例,心功能III级者10例。术前术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指标对比示:术后1周即可发现LVEDD和LA较术前明显回缩(P<0.05),而LVEF、LVFS、心功能分级手术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3月LVEDD、LA、LVEF、LVFS、LVFS、心功能分级恢复程度显著(P<0.05)。结论1、主动脉瓣风湿性病变加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这三方面是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主动脉瓣病变而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原因。2、重视术前高危因素的存在、术前注意改善心功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时 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合理的手术方法及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再行主动脉瓣置换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3、术后应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工作,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正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败,建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 Ca T)后,细胞内活性氧(ROS)浓度的变化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分别用0.082J/cm2(10S)、0.164J/
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特性和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情况,并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及相关注意事项。
病史患者女,8岁,学生。因背痛半年,加重1周来诊。活动后加重,休息减轻。无明确外伤史。查体:发育营养正常,体温不高,脊柱后凸畸形,T11-L2棘突及两侧压痛、叩痛,无放射痛,腱反
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var.harnii)是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净化空气的功效。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虎尾兰植株,以
在制造商提供售后服务的背景下,研究供应链的批发价格契约。结果表明:当消费者需求分布对随机变量有递增的广义失效率并对质保期有递减的广义失效率时,制造商的收益函数总是单峰
目的:通过建立SAP大鼠模型,检测HMGB1、D-乳酸、IL-1、IL-10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凋亡率,探讨HMGB1的释放在大鼠SAP时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急性胰
新生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塔雅丽&#183;琼斯的第三部作品《银雀》,记录了两个黑人女孩从懵懂幼稚到成熟睿智的蜕变与成长过程,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黑人亲子关系的样貌。本文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