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原因、诊疗及疗效,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经验、围术期处理,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55例曾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史因再发主动脉瓣膜病变而入院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50.6±7.0)岁,距离首次心脏手术时间15.4±5.4年,所行手术包括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1例,双瓣置换术(DVR)4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同期行左房折叠1例。瓣膜全部为双叶机械瓣。治疗前后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级。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主动脉瓣病变而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原因包括主动脉瓣风湿性病变加重(70.90%)、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25.50%)、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3.60%)。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率3.64%。非死亡病例中ICU监护时间1-7d,平均2.4±1.1d,住院时间10-44d,平均住院日20.5±10.1d。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5例(45.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0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其中心功能I级者11例,心功能II级者32例,心功能III级者10例。术前术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指标对比示:术后1周即可发现LVEDD和LA较术前明显回缩(P<0.05),而LVEF、LVFS、心功能分级手术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3月LVEDD、LA、LVEF、LVFS、LVFS、心功能分级恢复程度显著(P<0.05)。结论1、主动脉瓣风湿性病变加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这三方面是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主动脉瓣病变而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原因。2、重视术前高危因素的存在、术前注意改善心功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时 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合理的手术方法及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再行主动脉瓣置换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3、术后应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工作,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