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nobacteria是二十世纪末芬兰科学家发现的新菌种,目前尚未遵循《国际细菌命名法则》正式命名。近年来研究发现Nanobacteria能感染人体大多数细胞,使被感染细胞内、外发生钙盐沉积,空泡性变,核形态改变甚至细胞溶解,研究表明Nanobacteria与肾结石、胆结石、动脉粥样硬化、髓石、唾液腺结石等人体组织病理性矿化疾病的发牛发展存在密切联系。髓石是牙髓组织病理性矿化的典型表现,为发病率很高的口腔疾病,在50%的慢性牙髓炎患牙中可发现一个或多个髓石的存在。牙髓矿化常导致牙齿髓腔、根管狭窄和闭塞,是根管治疗失败、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但其病因不明。
本研究通过对髓石中Nanobacteria的分离、培养和鉴定,Nanobacteria对人牙髓细胞生物学性状影响的研究以及进一步体内诱导牙髓组织矿化的动物实验研究,拟探讨Nanobacteria在牙髓病理性矿化疾病发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章髓石中Nanobacteria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目的:从髓石中分离Nanobacteria,并进行传代培养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该细菌牛物学特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方法:新鲜收集的52颗髓石,每三颗髓石设为一个样本共17个样本,进行Nanobacteria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菌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并采用von Kossa染色、单克隆抗体8D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对所培养的细菌进行鉴定。
结果:本实验从88.2%的样本中成功分离培养出细菌形态学与生长特性与Nanobacteria极其相似的微牛物,鉴定结果显示von Kossa染色阳性,单克隆抗体8D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直径200~500nm的球状颗粒。
结论:髓石中可分离纯培养Nanobacteria,提示该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在牙髓病理性矿化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章Nanobacteria对人牙髓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Nanobacteria悬液与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共培养,观察该细菌对牙髓细胞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不同浓度的Nanobacteria悬液与HDPCs共培养,分别在24h、48h和72h三个时间点通过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Nanobacteria感染的HDPCs存活生长情况,并通过Annexin V联合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DPCs凋亡坏死情况。
结果:Nanobacteria与HDPCs共培养后,MTT比色实验结果显示48h后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Nanobacteria作用的HDPCs其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后高浓度组存活的HDPCs量仍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48h后高浓度组细菌作用下HDPCs部分死亡,细胞坏死和凋亡表现均有表现。
结论:Nanobacteria对HDPCs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细胞的存活和生长,且细胞凋亡和坏死形式皆有出现。
第三章Nanobacteria诱导牙髓病理性矿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拟构建Nanobacteria诱导牙髓病理性矿化的实验动物模型,从而对牙髓病理性矿化疾病发病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方法:采用Beagle犬牙作为实验对象,在牙齿唇颊侧颈1/3处制备标准v类洞穿髓,将从髓石中提取的高、低剂量Nanobacteria菌体蛋白沉淀物置于髓腔,作用于新鲜暴露的牙髓。术后通过X线牙片观察髓腔变化,6个月后拔除实验牙纵剖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髓腔表面,并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鉴定成分。
结果:X线牙片未发现明显的髓腔钙化现象,扫描电镜观察高剂量Nanobacteria菌体蛋白沉淀物作用下实验组牙齿,可在穿髓孔周围髓腔表面看到有散在分布颗粒状钙化物的阳性表现,阳性率达86.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合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能谱仪检测颗粒物质主要成分为钙磷成分,含量分别为35.95%和13.79%。
结论:构建Nanobacteria诱导牙髓病理性矿化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提示Nanobacteria可诱导牙髓腔表面矿化,其独特的生物矿化作用在牙髓病理性矿化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