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
  方法:
  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统计: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
  2.基线
  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临床疗效方面
  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
  (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
  (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著;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
  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
  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著。
  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著,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调查痤疮患者和非痤疮人群的一般情况、焦虑抑郁情况,痤疮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58例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对比,以了解痤疮患者的的一般特征和生活质量,并客观地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为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心理干预。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痤疮患者22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门诊痤疮患者的陪同人员、在校大学生、
学位
研究目的运用补肾祛痰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观察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性激素(LH、T)、糖脂代谢(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HOMA-IR)指标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肾虚痰湿证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与分析中药贴敷疗法配合常规方法(常规方法指如教育患者健康的理念,让糖尿病患者理解控制血糖水平与睡眠质量好坏的意义;自我监测及控制血糖水平;针对患者饮食,给以提供合理科学的计划,嘱托病人不要食用一些提神食物如咖啡、浓茶,戒烟;同时制定适当科学的运动等)来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糖尿病失眠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作用,并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对自体腘绳肌腱4股与6股编织方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观察,探讨两种编织方法在ACL重建中的优缺点。为ACL损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对我们制定重建ACL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2019年02月至2019年06月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自体腘绳肌腱6股编织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照组(自体腘绳肌腱
背景: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作为肾病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在中老年病人中十分常见,自然病程较长,不同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较大,目前来说治疗现状并不理想。前期研究表明,三芪口服液在膜性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减轻免疫复合物对肾小球的破坏作用,治疗IMN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清楚。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并伴有基底膜增厚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的发病原因未得到明确
学位
目的: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应用中药方剂腰痛康结合运动处方,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19年7月青岛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病房收治的符合标准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剔除4例。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药为钙剂及阿尔法D3+腰痛康+运动处方治疗,对照组用药为钙剂及阿尔法D3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舒筋接骨汤对胫腓骨骨折(肝肾亏虚型)骨折愈合影响,客观评价舒筋接骨汤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合理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舒筋接骨汤口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伤科接骨片4粒/次,每日3次。其余基础治疗均一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X线骨痂生长情况,记录骨折临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清热祛痛散外敷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影响,客观评价清热祛痛散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祛痛散外敷,2组均用药1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WBC、Hs-CRP、ESR、BUA、关节炎积分、中医证候积
目的:  观察李克勤教授经验方着床汤治疗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的临床疗效,探讨着床汤对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李克勤教授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经验。  方法:  将62例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移植周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着床汤,于胚胎移植前一天开始服用,共14付。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虚证候变化、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并分别将治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西医临床资料的调查,总结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蕴含的规律。将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TI-RADS分级相结合,探讨证型与分级之间存在的相关联系,丰富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收集222例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肝功、血常规、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