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谑曲体裁的早期发展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谐谑曲作为风俗性的音乐体裁,以其戏谑、幽默的性格特点深受作曲家们的喜爱。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及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谐谑曲逐渐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短小诗歌体裁发展到古典主义时期有固定结构程式、音乐修辞特征的器乐曲,最后成为足以表现丰富思想内涵、抒情性与叙事性并重的独立戏剧性器乐体裁。毋庸置疑,谐谑曲的发展得益于贝多芬的深化与肖邦的革新。尤其是肖邦的谐谑曲创作,有大量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但谐谑曲体裁早期发展的研究文献及成果相对匮乏,因此,本文旨在论述谐谑曲体裁的发展早期(时间界定在浪漫主义以前),通过作品的分析结合史论研究,阐述在不同社会背景、艺术思潮下谐谑曲体裁的变化特征。本论文融合音乐分析学、音乐史学、音乐修辞学及音乐美学各学科的研究方法,试图说明谐谑曲体裁的由来、展现体裁早期发展的脉络及呈现发展特征的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生临床能力的影响,为推进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安徽省某高职院
本文应用NCEP FNL 1°×1°全球分析资料,选取了一次初生于青海东南部之后东移到四川中部并产生天气影响过程的高原切变线个例,结合常见的动力诊断量,并引用新型物理量—动能梯度,分析了此次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特征。接着分析了高原切变线不同发展阶段的湿总能量、扰动动能和水汽的演变特征。最后,应用动能空间尺度分解方法对此次高原切变线过程进行了能量诊断分析,并根据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的转换项初步讨论了背景场
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新的阶段,同时也体现信息技术覆盖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如今是否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已经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患者治愈。方法:针对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病人治疗期间的生
实用类文本是当前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体样式,它与文学类文本不同的是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且也更适合运用于社会生活当中。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于实用类文本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被提出,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发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性学习,这与新课改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契合,同时也适用于实用类文
现代日语中,常常把同一现象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示出来.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又会因其句子结构组成的条件在意义和用法上产生差异.日语中的"~ている"、"~てある"都是在动作、行为
目的:探讨敲减ECEL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在体内生长的影响,为临床上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制备成瘤细胞:将肝癌细胞系(BEL-7404)进行培养传代,取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