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施状况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hu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校通”工程则是最具代表性措施之一。2000年10月25口,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对X县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现状做了相关研究,深入了解了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立足于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有所助益。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内容等做一简单介绍。第二章是X县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概述,主要是对X县的社会经济和教育情况做简要说明。第三章是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内容是考察了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基础、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等。第四章是X县“校校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通过对问卷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了X县“校校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做了分析。第五章是对加强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其他文献
河流健康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河流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人们开始逐渐关注河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对河流健康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特别
草酸二氟硼酸锂(LiODFB)的高低温性能优异、工作温限宽、热稳定性好,已成为最有希望取代LiPF6的电解质盐。本论文借助电化学工作站、拜特电池测试系统、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株及鳞癌Siha细胞株在X线作用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DNA依赖蛋白激酶的催化亚单位(DNAdependen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