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医疗中病患知情同意阻却违法的适用条件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末医疗的对象是因疾病而濒临死亡的患者。终末期间,医生对病患施加医疗的目的已不在疾病的治疗或治愈,而在以医疗器械延长其生命。终末医疗行为除了日常诊疗行为和看护行为以外,还包含延命治疗这一特殊类型。在终末状态下,病患延命治疗的中止极有可能导致其死亡结果的提前发生,因此,中止延命治疗的行为在客观事实上近似于剥夺病患生命的行为。刑法通说认为,被害人的同意只阻却法秩序规定的受益人处分法益之内行为的违法性。故从法理上看,终末医疗中医生的中止治疗行为存在较大的刑事法律风险。在“医生中止治疗”尚未立法予以正当化且实践中广泛存在的情况下,讨论其行为的阻却违法可能,运用刑法理论予以阐述和证明,是有必要的。本文尝试证成病患知情同意理论适用于医生中止延命治疗行为的阻却违法,并在此过程中,详细阐述了病患知情同意阻却违法适用的各项标准和界限。本文首先界定了所涉概念及其映射的刑法基础原理。重点讨论了终末医疗中医生所实施的中止延命治疗行为刑法性质的归属问题。刑法通说观点认为被害人同意作为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其中被害人生命法益不可私自处分性,形成了中止延命治疗行为阻却违法路径上的障碍。本文选择适用德日刑法学中“以作为实现不作为”理论,将医生的中止行为抽象评价为刑法上的“不作为”,进而选择作为义务解除阻却违法的路径。而作为义务的解除事由就是患者知情同意的生效。患者知情同意的生效具有三项要件:一是前置要件——医生说明义务的履行;二是基础要件——患者的同意;三是补充要件——家属的同意。其中病患在有意识能力时所立医疗指示书应具有法律效力,病患可以随时撤回。在无法确定病患的意思时,应肯定其家属的代理决定权,并以替代的患者标准作为判断依据,并保障患者自我决定权的优先性。在终末状态下,医生的治疗义务产生根据是法规范、合同与管理支配领域的竞合。一方面,患者的疾病不可治愈性否定了医生基于法规范与医疗合同产生的治疗义务的作为可能性;另一方面生效的患者知情同意通过患者意愿对医疗场域管理支配的摆脱,解除了医生基于特殊领域管理产生的治疗作为义务。两方面条件共同达成,进而阻却了中止延命治疗的刑事违法性。病患知情同意的适用体现了对患者自我决定权的尊重,但是在我国实定法规制和医疗实践中,病患知情同意理论也可能存在异化成医生免责制度的风险。因此,本文主张应以共同决策机制前置与预立医疗指示咨询予以程序上的约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剂量对于海水淹溺肺水肿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8组,对照组为正常大鼠,实验7组盐酸氨溴索的剂量分别为0、1、4
翻译批评活动中涉及的几个要素构成了批评的不同视角,翻译批评的主体因此有双语专家、读者、译者三种类型.文章分析了这三种类型翻译批评各自的价值和批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牡丹亭》是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高峰。目前,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已有多种译本。本
[目的]:探讨在酸性环境中人卵巢癌SKOV3细胞IL-8表达的变化,NF-κB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PDTC对酸性环境中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及IL-8表达的影响,为
YFC16、YFC28冷压焊复合触头自动机运行稳定,运转速度高,因而在铆钉型触头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由于模具的配合不佳、调试不当以及零件的磨损都会导致不合格品产生。本文主
目的: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EC109融合疫苗EC109-DC,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及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1)利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
本文介绍获得具有高速响应性能的微电流放大器的几种方法:减少分布电容、正反馈补偿法和负反馈补偿法。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具有保健功能的蔬菜能够达到"鲜、绿、营养、药用、美味",起到药食同源、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食疗作用。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消费群体
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增加、速度加快,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日趋加大。机构养老作为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正在日渐凸显其作用,受到了广大老人和不少家庭的青睐,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老年群体对养老的需求内容和层次不断攀升,然而机构养老的供给情况却不容乐观,最主要表现为床位数量、服务内容、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等难以较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因此,在严峻的形势下和突出的供需不平衡情况下,深入研
数字阅读方式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传统阅读方式,成为了一种新兴阅读方式。阐述了数字阅读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数字阅读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阅读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