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全球变暖以后,旱涝灾害愈演愈烈,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尤其是以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为例的辽宁西北部地区,常年饱受着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必须致力于将研究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该灾害区域的响应放在战略位置。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辽宁省1968-2014年辽西北22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Z指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47a来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阜新、朝阳和铁岭3个地貌单元的旱涝灾害区域响应。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近47a气温以0.47℃/10a的速率增加,降水量以7.44mm/10a的速率减少,整体呈暖干化趋势。从区域上看,朝阳增温趋势最强,为0.66℃/10a,明显高于阜新(0.35℃/10a)和铁岭(0.42℃/10a);朝阳地区降水量减少速率为3.71mm/10a,阜新和铁岭地区降水量减少速率分别为12.48mm/10a和15.68mm/10a,气候暖干化趋势严重。辽西北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量多,冬季降水量少;辽西北地区偏旱、大旱和极旱周期分别为18年、8年和20年;偏涝、大涝、极涝分别存在4年、6年和25年的周期。黑山县和阜新附近区域40年中分别发生了4-5次极旱和7次极涝,应特别予以注意。辽西北地区20世纪70、90年代主要是偏涝,80年代偏旱,2000年以后偏旱。三个区域的旱涝灾害对于暖干化气候的响应均为旱灾增强,阜新市旱涝灾害存在18年的主周期,期间经历了旱—涝—旱—涝—旱的变化;朝阳和铁岭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较为相似,均存在7-8年左右的主周期,期间经历旱—涝5个循环。本研究结果为辽西北旱涝灾情预测做出一定的贡献,从而促成辽西北地区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