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年轻男性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1年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病情况,为年轻男性AMI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病历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因AMI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接受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且年龄≤40岁的患者141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6例。依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EMI组(74例)和NSTEMI组(32例),分析总体和两组间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1年存活率和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病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变量经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表示为(±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表示为M(Q25,Q75),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表示为频数(百分比),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先对两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及心脏彩超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将多因素分析中p<0.05的连续性变量筛选出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的变量数值为最佳截断值(cut-off值)。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间1年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病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的106例患者中,平均年龄35.47±4.44岁。其中STEMI组74例(69.8%),NSTEMI组32例(30.2%),中位年龄均为37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其次为高血压病;STEMI组吸烟更常见,NSTEMI组高血压病更常见(p<0.05)。2、年轻男性初发AMI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大汗、下颌、上肢及肩背部放射痛、消化道不适、胸闷或濒死感、意识不清、头痛、头晕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胸痛,有98例(92.45%),其次为大汗,有59例(55.7%)。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均以胸痛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大汗的占比高于NSTEMI组(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示:STEMI组高血压病、吸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尿酸、空腹血糖、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高于NSTEMI组(p<0.05);心肌肌钙蛋白T初始值、左室射血分数低于NSTEMI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NSTEMI相比,STEMI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OR=1.019,95%CI:1.000-1.038)、高尿酸血症(OR=1.012,95%CI:1.002-1.021)、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升高(OR=2.246,95%CI:1.008-5.005)(p<0.05)。5、绘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对鉴别STEMI和NSTEMI的ROC曲线可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AUC值为0.805(95%CI:0.716~0.894,p<0.001),在最佳截断值为104时,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8.1%;尿酸的AUC值为0.659(95%CI:0.541~0.777,p<0.001),在最佳截断值为180.5时,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34.4%;肌钙蛋白T峰值的AUC值为0.797(95%CI:0.707~0.887,p<0.001),在最佳截断值为1.89时,敏感性为67.6%,特异性为84.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鉴别STEMI和NSTEMI的效能高于尿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敏感性更高,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的特异性更高。6、纳入患者中100例(94.3%)存在冠状动脉病变,6例(5.7%)冠状动脉正常。冠状动脉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有70例(66%),双支血管病变20例(18.9%),三支血管病变10例(9.4%)。LAD是年轻男性初发AMI患者最常见的病变血管。所有患者中LAD单独或合并其他血管累积病变150例(39.5%),RCA 133例(35.0%),LCX 94例(24.7%),LM 3例(0.8%)。最常见的病变发生部位是LAD和LCX的近段,以及RCA的中段。LAD病变以重度狭窄最常见,其次为中度狭窄,LCX和RCA以轻度和重度狭窄为主。7、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与NSTEMI组相比,STEMI组发病至行PCI或PTCA时间明显更短(p<0.001),血栓抽吸术、TIMI血流0-2级及冠脉闭塞占比更高(p<0.001),冠脉重度狭窄占比较低(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部位及累积病变数量、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侧支循环、植入支架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通过电话或门诊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随访1年,年轻男性初发AMI患者1年存活率为100%;STEMI和NSTEMI分别发生心力衰竭6例(8.8%)和1例(3.7%)、复发性心肌梗死5例(7.4%)和1例(3.7%)、心绞痛14例(20.6%)和10例(37%)、复合终点事件22例(32.4%)和10例(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发现1年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病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年轻男性AMI患者STEMI发病率高于NSTEMI。2、年轻男性AMI患者最常见危险因素为吸烟,其次为高血压病;STEMI吸烟比例更高,NSTEMI高血压病比例更高。3、年轻男性AMI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痛,其次为大汗;STEMI患者伴随大汗的比例更高。4、STEM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肌钙蛋白T峰值的升高水平高于NSTEMI。5、年轻男性AMI患者STEMI和NSTEMI均以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病变为主;STEMI较NSTEMI更倾向于早期行PCI或PTCA;STEMI血管闭塞和血栓抽吸发生率更高,TIMI血流分级多为0-2级,NSTEMI血管重度狭窄发生率更高,TIMI血流分级多为3级。6、年轻男性AMI患者1年存活率为100%;STEMI和NSTEMI 1年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32.4%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