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阶段,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大动力。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就需要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研发投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因素的深入研究,发现股权结构作为影响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决定着企业内部的治理矛盾,并最终影响着企业的研发创新决策。因此本文从微观的公司治理机制入手,研究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为企业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从而增强企业的创造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研发投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对当前我国的总体研发投入情况、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及股权结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其次本文以基础理论为依据,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说;最后本文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近五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企业的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及两职兼任为解释变量,在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等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进行全样本分析,并从企业规模、市场化进程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样本回归分析,以期从多个角度研究股权结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1)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反向抑制作用。(2)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正向促进作用。(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小规模企业及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4)两职兼任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反向抑制作用,其中大规模企业及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其两职兼任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针对本文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当前现状,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避免企业股权过度集中,完善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的监管作用。(2)适度提高企业的股权制衡度,提升企业的创造力,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3)鼓励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其中小规模企业及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更需要加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4)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应当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5)构建与企业自身特征相匹配的内部治理机制,缓解企业内部各主体之间的矛盾,促进企业做出有利于提高其竞争力的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