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汉是古汉语发展成熟的重要历史阶段。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乃国内公认的研究秦汉语言的典型文献。与前秦语言的艰深相比,《史记》语言明显地相对成熟,更倾向于现代汉语:词汇更生动,动词谓语更复杂,句法更符合时间的线性逻辑。得益于《史记》的上述特点,对其进行以探讨语言进化的认知理据为目标的研究,尤其通过象似性这一角度,成果将会非常丰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史记》研究普遍缺乏,象似性理论更是少有用武之地。本研究力图从《史记》出发,为基于象似性理论的古汉语研究做出一点微薄贡献。对《史记》文本的象似性探讨主要在句法层面开展。研究方法将参考Jakobson、Haiman、Tai、Givon、Newmeyer等先驱者的相关理论成果。象似性源于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符号三分论。经过认知语言学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努力,象似性已经发展成为能与索绪尔的“任意性”相抗衡的重要认知语言学理论,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语言结构来自于自身经验”一致,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形式与结构是外界现实在人类认知中的映像。本研究涉及的象似性理论包括次象似性(hypo-iconicity),顺序象似性原则(iconicity of sequence),突出象似性原则(iconicity of markedness)和融合象似性原则(iconicity of cohesion)。研究对象包括一系列《史记》语言现象:字形层面的次象似性、时间顺序象似性原则的适用与例外、句法层面的突出象似性、句内和句间重复、多音节动词结构的产生、被动式、否定与双重否定和隐喻句法。本研究成果表明:象似性理论在对《史记》语言的认知理据研究中具有很高适用性;与英语中适用情况比较,次象似性理论在汉语字形层面适用更广泛;时间顺序象似性是针对古汉语句法发展理据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则;突出象似性和融合象似性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前项原则的例外情况,还能解释其它一些古汉语所独有的语言现象;次象似性中的隐喻象似性在古汉语句法层面的适用与其在英语句法中的适用不尽相同,前者一般具有突出的句法特征,而后者通常没有,古汉语的具体性思维模式从中得到体现。简言之,本研究为《史记》乃至诸多古汉语文本中的象似性探讨提供了可行性验证,为未来相关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些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