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脸耳多模态身份验证研究与系统设计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教育、医疗、军事、金融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场合中,基于单一生物特征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常受到噪声干扰、非普遍性和抗哄骗能力差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利用多种生物特征信息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部分缺陷,并且通过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显著提高系统识别性能。人脸识别采用非接触式图像采集,符合人类视觉识别习惯,并可隐蔽操作,应用场景和范围比指纹、虹膜识别等更加丰富和广泛。但人脸易受光照、姿态、表情、化妆和年龄等因素影响,人耳位于人脸附近,耳形状稳定,几乎不受表情和年龄的影响,结合人脸与人耳进行多模态识别,可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并增加可识别的角度范围。本文着重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人耳检测技术和多模态融合识别,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脸耳多模态识别的考生签到系统。在人脸人耳检测方面,本文将头部图像划分和定义为人脸区域、人耳区域和头部区域,标注三类目标训练样本,采用Mask Scoring R-CNN检测技术框架进行训练和检测。由于人耳目标较小,训练样本有限,误检率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人耳区域过滤算法,利用脸耳位置上下文关系,消除人耳误检,减少人耳检测框和掩膜的抖动现象。实验表明,本文所用方法以及训练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达到了较高的检测率。在脸耳多模态识别方面,本文研究了稀疏表示分类框架下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脸耳多模态身份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提取人脸和人耳深度学习特征,然后在稀疏表示身份验证框架中,在特征层或匹配层进行融合识别。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了两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深度学习损失函数中类内和类间距离约束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深度特征和稀疏表示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验证精度;匹配层融合的抗干扰能力优于特征层融合方法;基于提高类间可分性和类内一致性思想设计的损失函数能够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最后,本文结合所提脸耳检测和识别方法,使用Pytorch和PyQt在Ubuntu系统上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脸耳多模态识别的考生签到系统。该系统能够完全自动检测考生的脸和耳,验证考生身份信息,系统准确性高,界面简洁友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地震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较频繁、突发性较强、强度比较大、震源深度较浅等特点,给我国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烈度作为衡量地震破
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记载,我们了解了地震预警的概念,及国内外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现状和预警震级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前人的结果,确定了本文的预警时间窗为3秒。我们选取了国内12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是21世纪呈现的一种综合交通管理体系。通过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状态进行监测、控制、诱导措施后,使得交通流进一步在城市道路
本论文选择一种聚(苯乙烯-N,N-二甲基丙烯酰胺)(PS-co-PDMAA)纳米微球作为大分子微球,将其引入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水凝胶网络中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机械韧性的,可快速自愈合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就正极材料而言,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脱嵌锂容量已经达到极致,技术较为成熟,很难再发生质的变化。但是,
太赫兹技术的研究在近些年来十分热门,太赫兹波凭借其具有一定穿透能力同时又具有高分辨能力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安检以及空间目标探测等方面中具有极大的研究潜力。太赫兹频段
产酶溶杆菌属黄单胞科,溶杆菌属,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型植物病害生防细菌。而HSAF(Heat-Stable Antifungal Factor)是其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抗菌物质,其能够对多种真菌和
公司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战略是管理学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对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认为外部环境是公司战略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已被用来探索实际应用中各种数据的潜在类结构。由于数据的复杂性,聚类结果并不一定能满足用户期望。半监督聚类利用少量的先验信息指导
城市地铁隧道开挖的方法多种多样,而盾构法由于其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个城市的广泛运用,而在地铁线路形式中双线隧道形式尤为普遍。但是隧道开挖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