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MRI-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收集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行MRI-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和系统穿刺活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共384例纳入研究。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f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比(f/T)、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穿刺总针数、靶向穿刺针数、系统穿刺针数、磁共振报告、PI-RADS评分、穿刺后中段尿培养结果、穿刺组织病理结果、根治术或电切术标本病理结果等。按PI-RADS评分、TPSA、f PSA、f/T、前列腺体积(PV)、PSAD各自分组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靶向联合系统穿刺、靶向穿刺、系统穿刺三者在前列腺癌总检出率、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 PCa)检出率及Gleason评分一致率方面有无差异,在TPSA、PV、PSAD、PI-RADS评分不同分层区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有无差异。单针阳性率及单针癌组织占比,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有无差异。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经会阴路径活检感染发生率有无明显影响。结果:384例纳入研究的病例中,有146例穿刺活检病理为前列腺癌,有238例穿刺活检病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靶向活检(TB)检出前列腺癌(PCa)134例,系统活检(SB)检出前列腺癌(PCa)132例,靶向联合系统活检(TB+SB)检出前列腺癌(PCa)146例,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TB+SB组(38.1%)>TB组(34.9%)>SB组(34.4%),分别对比TB组和SB组、SB组和TB+SB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B组检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 PCa)111例,SB组检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 PCa)108例,TB+SB组检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 PCa)108例,在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 PCa)检出率方面,TB组(28.9%)>SB组(28.1%)=TB+SB组(28.1%),分别对比TB组和SB组、SB组和TB+SB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5例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后行前列腺根治术的病例中,我们对比了其活检病理和根治术标本病理Gleason评分,其中TB组活检和根治术病理Gleason评分一致的为45例,术后升级为26例,术后降级为14例;SB组一致的为34例,术后升级为29例,术后降级为22例;TB+SB组一致的为47例,术后升级为14例,术后降级为24例;在Gleason评分一致率方面,TB+SB组(55.3%)>TB组(52.9%)>SB组(40.0%),对比TB组和S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SB组和TB+S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PSA、PV、PSAD、PI-RADS评分不同分层区间,分别对比TB组和SB组、SB组和TB+SB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4例患者,靶向活检(TB)总针数1262针,其中阳性针数为376例,阴性针数886针。系统活检(SB)总针数3626针,其中阳性针数为550例,阴性针数3076针。单针阳性率,TB(29.8%)>SB(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针癌组织占比,系统活检平均(41.16±29.55)高于系统活检平均(23.43±23.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4例患者中,96名患者穿刺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活检后1人出现感染症状;288名患者穿刺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活检后1人出现感染症状。未用抗生素组感染发生率(1.0%)高于应用抗生素组(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前列腺癌总检出率及Cs PCa检出率方面,靶向联合系统穿刺、靶向穿刺、系统穿刺三者无显著差异。2.在Gleason评分一致率方面,靶向联合系统穿刺优于系统穿刺。3.在TPSA、PV、PSAD、PI-RADS评分不同分层区间,靶向联合系统穿刺、靶向穿刺、系统穿刺三者对前列腺癌检出率无显著差异。4.单针阳性率及单针癌组织占比,靶向穿刺均明显优于系统穿刺。5.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经会阴路径活检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