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素质包括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崇高的师德。对于年龄处在6-12岁的儿童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产生深远的道德影响,因此对小学教师的师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师德师风方面呈现出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态度淡漠、敬业精神缺乏等现象逐步显现,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厘清师德发展的历史轨迹,明确小学教师师德发展的特点和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重点,探索新形势下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提高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水平,既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之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长沙市部分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按照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教育事业四种关系划分维度,全面了解了长沙市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同时,从师德宣传教育、师德考核监督、师德奖惩等方面就师德建设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综合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了解了长沙市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思考了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师德建设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调控机制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探究其原因,指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师德建设问题的外部因素,教师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是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建议从师德建设的宏观环境着手,强调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将师德建设贯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始终,构建完整、立体的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体系,旨在为提升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