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调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素质包括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崇高的师德。对于年龄处在6-12岁的儿童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产生深远的道德影响,因此对小学教师的师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师德师风方面呈现出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态度淡漠、敬业精神缺乏等现象逐步显现,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厘清师德发展的历史轨迹,明确小学教师师德发展的特点和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重点,探索新形势下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提高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水平,既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之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长沙市部分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按照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教育事业四种关系划分维度,全面了解了长沙市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同时,从师德宣传教育、师德考核监督、师德奖惩等方面就师德建设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综合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了解了长沙市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思考了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师德建设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调控机制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探究其原因,指出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师德建设问题的外部因素,教师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是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建议从师德建设的宏观环境着手,强调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将师德建设贯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始终,构建完整、立体的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体系,旨在为提升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介绍了陶瓷生产中测温元件热电偶的修复过程.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创办更多更优质的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伴随现实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政策性文件《幼儿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成为幼教行业的纲领性文件,不断指引幼儿园的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而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中,将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又具体提出了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目标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同时乡村振兴又是重大国家战略的今天,传统村落面临着既要保护又要发展、通过保护实现发展、通过发展支撑保护的辨证诉求,人们对这一诉求的探讨也日益增多。传统村落形态作为价值与问题的物质承载空间如何保护与挖掘其价值,凸显传统村落的价值解决相关问题亟需深入研究。肇庆市槎塘村作为典型的传统广府村落,其传统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完整,又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殊性,同时村落面临各类空间和村落整体的保护与发